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贵州省劳动模范|张诚:小红薯“种出”致富大产业

来源:贵州日报
2025-01-15 10:50

原标题:

张诚:小红薯“种出”致富大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招工了!招工了!我们经开区的新厂和周寨村总厂大量招聘员工,主播20名、技术员5名、普工80名……”春节将至,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忙着张罗招聘事宜。

随着新设备投入使用,公司每天的粉丝(条)产能从原来的38吨提升到68吨,包装产能也从原来的6万件提升到10万件。

张诚。受访者供图

6年时间,在张诚返乡创办的企业带动下,曾经的贫困村变成“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2.6万元;小红薯“种出”全产业链,带动农户7500多户2万多人家门口就业,小村企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从2019年400万元,到2023年3.4亿元,公司的销售业绩逐年翻番,30余款红薯酸辣粉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搭上跨境电商“云翅”,卖到世界各地。张诚先后获得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省助残扶残先进个人、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等称号。

“家乡需要我们回去,让越来越多人在家门口安居乐业,是我最大的心愿。”张诚说,“我到贵阳读中专那年,是乡邻们东家几角、西家1元凑份子交的学费,还扛了一袋红薯当口粮。这让我早早萌生了带领乡亲走出困境的决心。”

2018年,在贵阳商品砼行业打拼多年,已身家千万的张诚,得知家乡发展需求,回到周寨村,接过毫无起色的红薯粉手工作坊,投入4500万元,建设起现代化红薯精深加工厂。

踏着时代发展浪潮,张诚抓住电商经济,打开了市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公司与各村合作社、种植大户、散户等签订红薯种植合同,统一种苗、农资、技术、收购,先后带动2万多人参与红薯种植,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从一个村到一个市,小小的红薯产业“越长越大”。2024年,铜仁市支持发展订单种植红薯10万亩,辐射带动市外2万亩,带领更多群众家门口增收。

如今,随着产业发展,公司红薯粉加工厂、电商销售子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直接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女员工占70%以上,大部分都是周边村寨的妇女、弱劳动力群体。

2022年,张诚当选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周寨村发展起红薯育苗、红薯酒厂、红薯渣烘干厂、肉牛养殖场、腊肠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就业增收渠道。不仅如此,张诚还在村里设立了村级助学金、爱心孝心基金、长者食堂。

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仅周寨村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超200人。

责任编辑:王姗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