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宜昌市总工会:创新工作室联盟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 通讯员周世玮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总工会聚焦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其联盟建设,探索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宜昌市电焊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组建,正是基于提升产业工人核心竞争力的考量。该联盟由十六化建第二安装分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朱道强领衔,汇聚了中国一冶吴勇刚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6家成员单位。通过整合行业内优势资源,构建起以攻克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创新协同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焊工领域技术攻关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革新与高质量发展。
以联盟成员单位十六化建第六分公司总工程师胡先武团队的成果为例,在铬钼合金钢A335 P91焊接技术攻关中,他们打破了对进口氩弧焊丝和焊条的依赖。这一成果不仅是简单的成本节约,从供应链安全理论角度分析,国产替代策略有效降低了外部供应风险,增强了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自主性和稳定性。该技术经焊接工艺评定后,成功应用于宜化氨醇等4个重大项目,节约成本约70万元,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安全性方面的双重价值。
近年来,宜昌市总工会成果显著。全市建成近300家创新工作室,成立6个行业联盟。这些平台确定创新课题2754项,解决技术难题1842项,授权发明专利127项,创造经济效益近60亿元。市总工会负责人称,2025年将新建10家市级创新工作室,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联盟合作,举办交流活动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协同,强化产业工人在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助力宜昌在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