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黔南州总工会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工网
2025-02-20 10:49

2024年,黔南州总工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理论武装,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劳模工匠及先进典型选树、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取得喜人成绩。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思想根基

黔南州总工会始终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工会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为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黔南州总工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州县两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企业、村(社区)、职工群众中,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走进职工。

同时,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宣讲团的作用,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六进”宣传宣讲活动,覆盖职工群众达1.3万人次。此外,工会还加强“四史”及工运史学习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唱响劳动者赞歌,为黔南州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着力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营造崇尚劳动浓厚氛围

黔南州总工会通过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以及贵州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激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勤勉敬业、争创一流。

为创新宣传、践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途径和载体,黔南州总工会以劳模工匠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了《了不起的黔南工匠》《走近最美劳动者》《劳模工匠微宣讲》等32个宣传视频,并在新媒体平台、户外人员密集场所展播。这些宣传视频生动展现了劳模工匠的奋斗历程和崇高精神,引导广大职工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以个人事业的“出彩”成就黔南发展的“精彩”。

着力强化阵地建设和技能比武,助力黔南创新发展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黔南州总工会与党校合作成立了“黔南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列为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同时,成立“黔南工匠学院”“黔南州染织绣工匠学院”和黔南网上工匠学院,召开全州“劳模工匠助企行”暨工匠学院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累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8期410人次,组织劳模工匠人才进行交流研讨活动,举办校企合作特色培训班3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结成“师带徒”对子32对,联合攻关、改进工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100个。开展网上直播教育培训6场次8000余人次。此外,工会还指导成立了染织绣工匠、民宿工匠创新联盟,推动35家染织绣企业和53家民宿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此外,举办手工刺绣蜡染、手工制茶、化工建筑行业等劳动和技能竞赛20场次,涵盖60个工种,2000余名职工参赛。在贵州省“太极古茶杯”第七届古树茶加工、网约配送员、手工刺绣等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黔南州多名参赛选手获奖。12万余人次参加“建设美丽贵州职工绿色增效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形成了行行有比武、月月有赛事、职工踊跃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成了一批州级以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推动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些创新工作室在破解技术难题、开展创新创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黔南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着力深化东西部协作,赋能乡村振兴

黔南工会与广州市工会开展了多次互访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染织绣、民宿管家、导游、茶艺等工匠人才进行了深入交流,促进了两地工匠人才的互动与合作。黔南州总工会组织参加2024年“羊城工匠杯”广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推动黔南州疗休养基地纳入广州市劳模(职工)疗休养范畴,全州各地累计接待广州市各级劳模(职工)疗休养10批次800余人次,带动直接经济收入400万元,促进文创产品、农特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组织开展“消费帮扶工惠行”等活动,推介农特产品销售额近2000万元。此外,黔南州总工会还积极组织电商直播从业人员参加培训考试。

着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黔南州总工会始终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推行“一函两书”制度,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维权联动机制,自2024年9月推行制度以来,指导各级工会成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763个,聘任监督员700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9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建议书3份,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3万元。办结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转办件202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763.12万元。

此外,联合人社部门与人民法院运用“互联网+服务”平台调解劳动纠纷案746件,涉案金额3388.27万元,追回欠薪1522.15万元。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持续做好工会“四季送”服务品牌,累计筹集资金786.47万元,走访慰问企业403家,帮扶职工4万余人、困难职工子女1000余人,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就业1万余人。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运)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