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农民工拨打12351热线,“娘家人”跨省追回13840元血汗钱

来源:中工网
2025-03-14 15:33

2024年深秋的河南漯河农村,58岁的张某蹲在屋檐下数着手机短信,突然扯着嗓子朝屋里喊:“老婆,工钱收到了!”这个皮肤黝黑的庄稼汉把手机攥得紧紧的,屏幕显示短信:“13840元到账。”这笔被拖欠的血汗钱,在湖南各级工会的全力追讨下,终于跨越千里到了主人手中。

时间倒回去年10月,刚结束岳阳某工地水电工活的张某揣着张欠条,蹲在工地板房门口发愁。包工头陈某一句“没钱”,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这位1966年出生的老工友辗转全国十多年,考了电工证,靠打零工谋生。

“政府宣传栏上有个工会热线,要不试试?”工友的提醒让他掏出手机,在搜索框里输入“12351”。电话接通时,他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反复念叨:“俺有欠条,白纸黑字写的……”

这通带着忐忑的求助电话,在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平台激起涟漪。工单通过湖南省总工会、岳阳市总工会迅速派到岳阳楼区总工会,由岳阳楼区总工会12351工单联络员李晓光负责调解。

“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李晓光盯着手机屏上的通话记录苦笑。三天时间,他给包工头陈某打了七通电话,对方从矢口否认“我不姓陈,找错人了”,到破口大骂“少管闲事”,最后干脆玩起“躲猫猫”。

转折出现在第六次通话。李晓光语重心长,一边仔细翻看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一边放缓语气:“老陈,开发商欠你钱是合同纠纷,农民工工资可是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电话那头的态度忽然缓和了。他趁热打铁:“你也是从工地摸爬滚打过来的,张师傅从外地到这边务工,这岁数还在爬脚手架,不容易啊!”

“不是我要赖账——”或许是触动了什么,陈某终于吐露实情,房地产寒冬让他的工程款也被拖了很久。但听到工会干部摆出相关法律条例,这个骂骂咧咧的包工头松了口:“我想想办法。”

“农民工讨薪,要的不过是个踏实。辛辛苦苦干了活却不给钱,确实没这个道理。”12个工作日的拉锯战中,李晓光化身“人肉闹钟”,每隔几天准时给双方去电。跟包工头算法律账、经济账,跟农民工聊家长里短、安抚情绪。

2024年10月31日,当银行到账短信跳出来时,张某正在地里收红薯。这个豫东汉子蹲在田埂上给工会发语音:“谢谢,钱到了!”他特意强调,收到的是“全额”,没被扣一分钱“辛苦费”。

这场跨越鄂豫两省的“讨薪记”画上了圆满句号。“我们就是农民工兄弟的‘娘家人’,不收一分钱、不让农民工多跑一趟。”岳阳楼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每次成功调解都加固着劳动者对法治社会的信任,让劳动权益的守护网越织越密,让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承诺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余莎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