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刘千 通讯员 白奕莎
春光明媚,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不少人的皮肤却开始“闹情绪”。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数据显示,3月以来春季皮炎患者增加近三成,其中不少是“舌尖上的烦恼”。
浙江省皮肤病医院皮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竺璐介绍,春季皮炎高发,与春季独特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气温逐渐回升,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强,皮肤在经过冬季的“休眠”后,对紫外线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损伤。此外,春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屏障功能减弱,使得皮肤更加敏感。再加上春季花粉、柳絮等过敏源增多,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春菜+暴晒,竟然是过敏元凶
“家常菜也能吃过敏?以前都没事儿,怎么这次就中招了?”在竺璐的诊室里,郑大叔(化名)看着自己布满红斑的胳膊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要从前阵子说起,周末阳光灿烂,郑大叔兴致勃勃和家人外出游玩,脱去厚重衣物,就穿着一件短袖,顶着太阳玩得尽兴而归。
次日,他的胳膊上、脸上就出现了红斑,痒痒的,起初以为是晒伤。又过了几日,红斑伴随脱屑,越抓越痒,还有种刺痛感,他才赶去医院。
在了解病史和饮食习惯后,竺璐发现,郑大叔近期频繁吃荠菜饺子、香椿炒蛋、凉拌马兰头等时令春菜,甚至还尝试了多种野菜。
“大量进食光敏性蔬菜后,又穿着短袖在户外暴晒,紫外线会激发蔬菜中的光敏物质,引起皮肤光毒性反应。”竺璐解释道。
经过先止痒后消炎的治疗,郑大叔症状明显缓解。
竺璐说,春季接诊的类似病例并不少见,“光敏反应是剂量累积的,不能因为以前吃了没事就放松警惕。随着春菜品种日益丰富,更需注意饮食结构均衡。”
对于本身就有过光敏性皮炎的患者,竺璐给出了双重防护建议:慎食或限量食用光敏性蔬菜,吃了后外出,得做好避光防晒措施,可以穿长袖衣裤、戴帽撑伞,也可以抹防晒霜。
双重过敏,她的脸肿得认不出来
57岁的丁女士(化名)带孙女春游后突发面部红斑,经抗过敏治疗无效后,慕名赶到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拱墅区综合门诊部找竺璐看诊。
“又红又肿,整个脸都很烫,我孙女说都认不出来了。”丁女士苦恼万分,面部过敏以前也出现过,这次不知怎么会这么严重。
竺璐让她去做了个过敏源检测,丁女士存在牧草花粉和紫外线双重过敏,太阳晒得久没做好防护,紫外线激化花粉过敏反应。
“春季防过敏,很多人以为躲开花就没事,其实那些不会开花的杂草类、树木类也都要当心。”竺璐解释,花粉传播分虫媒与风媒两类,虫媒花粉(如桃、梨、油菜花)依靠昆虫传播,花朵鲜艳芳香,花粉粒大且少,不易扩散,致敏性低;风媒花粉(如柏、杨、梧桐)花小无香,花粉多而轻,可随风远播,是春季主要过敏源。
鉴于丁女士的皮损比较严重,竺璐建议通过外用和口服的药物,同时辅助开展该院特色的面部皮炎舒敏修复治疗,快速缓解脸部红肿、干燥紧绷的不适感。
在医学美容中心护理组长李欢梅轻柔、细致地操作下,一个小时的治疗后,丁女士的脸不再那么红肿。“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脸原本火辣辣的,现在舒服多了。”
目前,她经过几次治疗,红肿痒逐步消退,皮肤屏障功能恢复良好。复查时,竺璐提醒她:“回去买个漂亮帽子,外出戴上,既能防晒防过敏,拍照也美美哒。”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