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范昕
“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审美”“以个人之力,展天下大观”……约200件(套)中国珍贵文物,跨越三千年时光,汇聚龙美术馆西岸馆新近启幕的“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大展,引发了一股观展热潮,并不断被网友“种草”。这个展览几乎将前些年资本大鳄、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征战拍场、收入麾下的天价古董“一网打尽”,其中就包括曾经拍出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3.48亿港元的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这是龙美术馆建馆十几年以来首次以展览呈现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珍藏,从商周至明清,包含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佛像、瓷器、家具等丰富门类,凝结三千年华夏文明及工艺巅峰。相当数量珍贵文物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而让很多人心心念念的鸡缸杯,距离上一次展出也有十年之久。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得益于龙美术馆西岸馆由原北票码头更新而来的展览空间,众多文物在有着弧形天顶的超敞阔主展厅和阶梯展厅里,呈现出有别于博物馆展览的视觉效果。只见灯光被调得暗暗的,一件件青铜器、一只只瓷瓶、一枚枚印玺等器物静静陈列于玻璃展柜,闪着微光,让人仿佛见天地,见众生。“这个展览我在心里一憋就是十几年”。在刘益谦看来,文物是凝固的历史,勾勒出华夏文明三千年未曾断裂的脉络,今天观众看到的这些珍藏由华夏先辈代代相传,龙美术馆只是它们的守护者。“当年轻的一代在这个颇为现代的展示空间里聚焦艺术,穿越时空,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符号,更希望这种传统匠人精神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中流动。”
大展的故事从三千多年前商代的一组甲骨文展品开始讲起。这是分列于两个展柜的共三函、35件甲骨,其中牛胛骨十八片、龟甲十六片,疑似象牙质器物构件一枚,上面刻有神秘的甲骨文。这些文字构筑起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以龟甲、兽骨为书写载体,凝固的不仅有商代占卜活动,更有先民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社会制度的规范。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读,商代政治、经济、宗教等历史细节得以重生。
一件又一件展品,翻开中华文明璀璨的一页又一页。例如,手捧“人”字形的汉代坐吏人俑与其底部托盘,是迄今考古发掘和传世遗存的唯一可见玉雕灯俑,极具考古标型价值。北宋汝窑天青釉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雅致,呈现了极致的宋代美学。身形魁梧的元青花水波云龙缠枝莲花纹大罐,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是极为稀少的传世元青花。别看明洪熙永乐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谥宝是一方残损印,仅余原物的二分之一,却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明代太庙尊藏的谥宝,其受谥人是明代永乐皇帝的皇后徐氏。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依月令之数为一套,一花一月,并配诗文,素来被视为康熙御窑珍品,在展柜里一字排开,颇为壮观。清乾隆御制御用剔彩云龙福庆有余纹宝座,装饰以九条龙、云蝠纹及缠枝莲纹为主,与两座同为剔彩所制的屏风一起,还原清宫场景,也让人们得以遥想旧时帝王对国泰民安、兴盛太平的追求。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养在深闺的私人收藏,到惠及于民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及其珍藏正是在此过程中实现更大价值,收获自己的“天地大观”。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