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位于山东省济宁邹城市的山东恒信集团创新打造线上学习平台“种德学院”,该学院的课程内容按照季度动态更新机制,推行情景模拟、3D虚拟实训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支撑职工培训,同步落地“青苗成长训练营大学生项目”“内训师项目”等专项培养项目,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打造“横向贯通业务链、纵向穿透人才链”的全景式学习生态。
山东恒信集团的做法是邹城市深化“思政+”融合机制,激活基层实践效能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今年以来,邹城市总工会以“体系化建设、精准化供给、长效化融合”为原则,通过搭建“资源整合-场景创新-实践转化”全链条体系,将“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打造成凝聚职工思想、激发奋斗力量的核心载体。
实践中,“在资源整合方面,我们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分层分类精准供给。”邹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锋介绍道,全市针对不同行业、年龄、岗位职工的特点,建立起“基础理论+职业精神+实践赋能”的三维教育框架。在基础理论层面,依托职工之家APP大思政课栏目,开展相关教育;职业精神培育层面,整合全市劳模工匠资源库,形成“百名劳模讲百课”品牌项目;实践赋能层面,将思政教育与技能竞赛、创新攻关深度融合,设立“思想引领+技术提升”双引领机制。
有了资源,还需创新场景,全市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置顶”,创新打造“驿站+书屋+文化宫+荧屏+‘云上’”五大思政教育矩阵。线下依托工会驿站、职工书屋、工人文化宫构建实体化服务阵地集群,线上通过数字荧屏、“云上”平台实现全场景覆盖,实现“立体式浸润+精准滴灌”教育模式。这个布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贯通“服务+学习+实践”链条,推动思政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升级,实现职工思想建设与文化服务、技能提升有机融合,全面激活基层思政工作活力。今年,已开展各类活动12场次,覆盖3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还将“思政课”嵌入企业治理全流程,建立“思想问题清单-整改责任矩阵-成效评估闭环”工作机制。通过清单化管理精准识别思想堵点,建立责任矩阵实现问题整改定岗定责,运用闭环评估体系动态跟踪落实成效,将思政教育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穿透力和转化率,推动工人思想建设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我们既重‘供给侧’体系化建设、又抓‘需求侧’精准化落地的创新实践。”赵锋说道,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跳出“单向灌输”的窠臼,使其成为驱动产业工人全面发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燕飞 郑娟 葛红普)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