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班组天地|智能化听起来这么高级,落地到班组能干什么?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3-27 09:44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生产变革的重要力量。班组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单元,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从昔日信息孤岛到通信畅通无阻,从传统机械生产到智能作业模式,从专人专岗值守到智能无人值守……一起来看看一线班组如何拥抱智能化变革。

“数智化车间”就是不一样

切割加工一个皮带调偏架需要多少工序?花费多长时间?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机厂车间内,一台宽度4.5米、长度12米的智能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格外引人注目。铆工班班长郗磊输入加工指令后,切割头迅速移动,仅仅数十秒,厚厚的钢板就被切割成一组加工零件。

“‘数智化车间’就是不一样啊!”郗磊感叹道。智能数控切割机会自动分析加工计划需求所对应钢板的最优规格、尺寸和数量,将各区队、多机型的加工计划进行合理排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成本,效率提高了近10倍。(李滨 侯化成 马恒鑫)

无人机+机器人助力检修

近日,在湖北省咸宁市500千伏赤咸二线,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将20套智能化设备应用于检修作业现场,开启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会战”。机器狗在铁塔的导线上“行走”,不时伸出背上的伸缩臂探视线路故障位置,无人机搭载X光探伤机器人精准捕捉线路上的隐蔽缺陷。

带电作业班班长王明介绍说,相比要爬百米高塔的传统人工探伤方式,该机器人将作业时间缩短至60分钟,整体作业效率提高了2.5倍。(郭晖 饶鸿捷)

“机器人”和我一起抹灰

“这用电的家伙真的可厉害了,赶上我们好几个人。”来自中建二局上海嘉定未来城市项目的老张是一名石膏粉刷工,看着项目上新来的“机器人小伙伴”,不由得发出感慨。

据设备操作工小李介绍,智能抹灰“机器人”可以对室内墙面进行自动化、高效、精确地抹灰作业。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抹灰,全自动抹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不当产生的墙面裂缝空鼓。(林志伟)

安全帽能“上网”了

“安全帽能‘上网’了!”临洮公路段的安全员摸着新配发的智能安全帽直感叹。

这一顶会“说话”的帽子可不简单。通过它,指挥中心能实时查看每个职工的位置和在线状态,遇到道路险情,一线职工按动按钮,现场画面和定位就自动传回。安全帽的“天眼”能实时回传现场病害视频,通过“专家”在线分析病害程度,精准规划养护方案。

最暖心的是健康监测功能。安全帽能实时监测心率、体温,遇到突发疾病可自动报警。临洮段安全员笑称:“这哪是安全帽,分明是贴身护士!”(吴照伟)

包装仓储装上“最强大脑”

近日,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塑料智能包装立体库,11台自动堆垛机在24米高的货架前挥舞“手臂”,根据系统指令一站式存取货物。

扬子石化塑料智能包装库采用伺服驱动、矩阵定位、红外通信等技术,实现塑料包装、码垛、套膜、发货等业务全程自动化,平均每日出货量1800吨,出库效率最大可达到270吨/小时,有效提升了仓储效率。(张诗旻 李雷)

“掌上运检”让生产管理更智能

“几点几分、位置、因为什么、液位、报警,这些上面都有了,相当于跟纸质报表没什么区别了。” 近日,移动手持终端在冀东油田公司原油稳定运行现场使用,巡检人员纷纷为数字化、无纸化转型点赞。

据冀东油田老爷庙联合站装车班班长王英介绍,引入移动手持终端,有效减少重复劳动,“这为我们装车巡检节省了不少时间”。冀东油田积极筹划智慧化场站建设,移动手持终端与公司内视频监控全覆盖统一整合,实现安全风险分析预警,报警集中管理,推动数字赋能班组。(张岩 殷小丹)

中控室里的智能化班组

1692(1)工作面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三矿首个“2.0+”智能化工作面。该工作面配备了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记忆割煤技术,结合设备姿态反馈、工作面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

地面智能化集控中心班组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实现地面调度中心对自动化设备的远程控制。(陈恩文 周勇)

智能化体验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来自中铁二十五局南珠(中)城际项目的一线班组职工,正在智能化安全体验馆里学习安全防护措施。

据介绍,该馆拥有智能化设施30项,设有安全帽安全性能测试体验、安全鞋打击体验、触电体验、高处坠落体验、安全知识测试等12个模块,涵盖内容300多项。通过运用多媒体、仿真、智能等交互技术,以“教育+实操”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果。(陈宝云)

自主创新破壁垒

“技术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广铁集团株洲机务段检修车间,80后工长周俊龙带领团队立下铮铮誓言。

过去,6A电子插件一旦故障,只能整体更换,单件成本高达2万元,且核心技术被外部厂商垄断。为打破这一“卡脖子”局面,周俊龙团队迎难而上,开启了自主维修攻关。他们以显微镜为“手术刀”,对拇指大小的电子插件展开精细化“微创诊疗”:逐层解剖电路板结构,精准定位纳米级故障芯片,攻克高精度焊接与信号检测等技术难关。

历时180天、完成超百次拆解试验后,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6A插件智能检修试验台”。该设备可模拟机车复杂运行环境,实现插件性能的毫秒级精准检测,维修成本直降80%。此外,团队还编制了3套《6A插件维修全流程指南》,系统梳理200余张高清故障图谱与标准化操作规范,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教科书”式指导。目前,车间已实现90%的6A插件自主维修,并突破芯片级检修技术,摆脱了对外部厂商的依赖。

“创新就是死磕每一个细节!”周俊龙轻抚试验台上密布的检测接口,目光坚定。据悉,这项成果已在全段推广,预计年节约维修经费超300万元。(许彬)

全员解锁“班长”身份

近期,柠条塔矿业公司掘进三工区推行“人人轮流当班长”的管理模式,每位员工都有机会体验班长的管理职责。

该工区统计,自推行此模式两个月以来,员工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的比例提升了30%。梭车检修工王涛感慨道:“以前只关注自己手头的活儿,现在当了班长,才知道整个班组的运作这么复杂,也更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责任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轮流担任班长为员工提供了锻炼综合能力的平台。轮值班长需要承担协调工作、分配任务、解决问题等职责,提升了人员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决策能力。在工区组织的技能考核中,参与过轮值的员工平均成绩提高了15分,为工区储备了更多综合型人才。

该模式还极大地促进了团队协作,以往因班组内部沟通不畅导致的工作延误情况减少了。不同员工在轮值期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建议。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实效化意见、建议30余条。

轮值班长对安全生产严格把控,使工区小磕小碰发生率同比下降了60%。通过严格的材料、油脂考核,仅二月份就成功节省6000元。通过多岗位锻炼,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综合型岗位人才。(康帅)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400期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