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记者 李东烨
在“铁人三项”这项挑战人类意志力的运动舞台上,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挑战自我,他们的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超越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然而,在这份辉煌成绩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他们用专业知识与无私爱心,为运动员们的逐梦之旅筑起了坚固的健康防线,国家铁三队队医赵文忠就是其中一员。
赵文忠原是军事体育训练中心门诊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军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在部队期间曾荣立4次三等功。赵文忠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通过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正骨等中医传统方法开展运动伤病诊治,特别对颈肩腰腿疼等软组织训练伤的康复治疗有独特的诊疗手段,且疗效显著,曾多次赴边疆就基层部队训练伤病防治、舰载机飞行员疲劳恢复等进行专业授课。
2003年,赵文忠从辽宁总装备部调到北京军事体育训练中心门诊部。同年年底,怀揣着对体育医疗事业的热忱,他加入了正在全力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就此开启了一段长达近二十年的守护征程。回首往昔,那时的国家队刚刚组建,条件远不及如今这般优越。整个国家队仅有赵文忠一名队医,却要肩负起20名左右队员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保障重任。
铁人三项运动集游泳、自行车、跑步三项运动于一体,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以及意志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高强度的训练下,运动员们每天都疲惫不堪。看着这些年轻队员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咬牙坚持的模样,赵文忠满心疼惜,他将这些队员视作自己的孩子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恢复体能、对抗伤病。
铁人三项的训练充满了风险,其中自行车项目尤为突出。运动员们在高速骑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摔车受伤。在训练中,摔车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队员甚至会摔得遍体鳞伤。但让赵文忠深受感动的是,队员们面对伤痛从不退缩。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激励着赵文忠,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队员们健康的决心。在日常工作中,赵文忠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忙碌而充实。运动员们一天三练,队医们就要全程跟队。在训练场上,他们不仅要保持警惕以防意外发生,更要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运动姿态了解伤病恢复情况。同时,他们还要与教练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结合队员的身体状况,为每一位队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晚上7点至10点是队员们的治疗时间,针灸、按摩、理疗等康复手段齐上阵,帮助队员们缓解一天的疲劳,治疗伤病,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的训练。如何平衡训练和康复是赵文忠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面对小伤时,他会在训练时为队员做好防护措施,在确保队员能够保持训练连续性的同时,避免伤病加重;而遇到大伤时,他会先进行正确、及时的紧急处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康复理疗方案。
巴黎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中,林鑫瑜以2小时零50秒完赛,获得女子个人赛第28名,创造中国铁人三项奥运会最好成绩。在备战巴黎奥运会期间,赵文忠和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林鑫瑜在国内和瑞士先后受伤,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所有人都心急如焚。在这个关键时刻,赵文忠一方面耐心地从精神上安抚林鑫瑜,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树立战胜伤病的信心;另一方面,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全力治疗,运用各种先进的康复手段,争取让林鑫瑜的伤势尽快恢复。同时,他与教练组紧密配合,根据林鑫瑜的伤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既能维持林鑫瑜的竞技状态,又不会对伤势造成不利影响。最终,林鑫瑜以最佳状态踏上了奥运赛场,并出色完成比赛,取得了中国铁人三项队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也充分证明了医疗保障在运动员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换代,赵文忠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翻阅专业资料,深入研究新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积极学习国际前沿的康复手段和理念。他常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给队员们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如今,队医队伍逐渐壮大,新鲜血液不断注入。赵文忠对这些年轻的同事们寄予厚望,他希望年轻队医们能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工作,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康复治疗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队伍的医疗保障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铁人三项运动,既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又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里,赵文忠和他的团队,用责任和担当,默默坚守在幕后。他们是运动员们最坚实的后盾,是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运动员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赛场上追逐梦想,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