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打工新鲜事儿|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来了!今年技能培训还有这些好消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3-28 14:07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工商联公布了2025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等指导性目录,包括11个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补贴项目、518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补贴项目、123个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补贴项目。

小编注意到,近来,河南、云南、青岛等地也陆续发布、启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引领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

江苏: 每人最多可享3次

对培训补贴基准实施阶梯性管理政策,培训项目的补贴基准根据技能要求、培训等级等因素,分生活服务类、生产服务类、生产制造类等职业逐步提升,最低300元,最高可达8000元。职业培训补贴每人累计最多享受3次,参加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培训的,每人只能享受一次补贴;参加同一类别创业培训的,每人只能享受一次补贴。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符合条件人员可申领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可申领不超过3次补贴。

江苏省人社厅等四部门还公布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性职业目录,目录围绕就业市场用工需求以及“最缺工”职业排行榜中的有关职业而制定,包含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100个职业,目录内职业优先服务制造强省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类和制造业职业占到目录总量的60%,其中数字技能类职业接近30%。

河南:涵盖756个职业工种

3月24日,河南省人社厅联合省财政厅发布2025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共设置4类专业目录,包含756个职业(工种)。此次发布的指导目录,紧密对接全省重点产业链群发展需求,加大急需紧缺型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优先支持类包含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车工、焊工等76个职业(工种),重点支持类包含养老护理员、假肢装配工、园艺工、酒体设计师、中式烹调师等82个职业(工种),引导支持类包含复混肥生产工、钢筋工、保健按摩师、美发师、管道工、餐厅服务员等402个职业(工种),专项职业能力包含服装缝纫、塑料编织、熬炒鸡制作、老年人照护等196个职业(工种)。

云南:提高补贴标准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关于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十五条措施》,提出摸清就业培训需求,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形成培训项目。对急需用工的企业阶段性生产任务培训、重大项目上马培训、定向劳务协作培训等,可打破职业工种名称和职业标准课时限制。

同时,提高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对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特色优势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调30%;对口岸和抵边企业开展涉及服务口岸和抵边地区、资源经济发展相关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调20%。

青岛:启动新一轮“金蓝领”培训项目

本轮“金蓝领”培训围绕“10+1”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对紧缺职业的需求,确定了包含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海洋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高端化工等行业130个职业(工种)在内的培养目录。其中,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风险管理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展出动物保育员等25个工种首次被纳入培训范围。

培训等级涵盖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标准分别为2000元、3000元和5000元。培训项目由具备资质的企业和院校组织实施,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学员将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

人社部将重点实施一个行动,做到三个强化: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

在培训对象上,聚焦最急需的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

在培训模式上,推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联动贯通,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强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

这个生态链,主要目的是推动培训与产业紧密融合,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技能标准就跟进到哪里,培训内容就拓展到哪里。

强化培训载体建设

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培训机构、民办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招投标、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确定重点培训项目载体。

根据岗位急需紧缺程度和培训后劳动者就业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资金补贴。

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等级评价和薪酬激励

重点是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鼓励劳动者提升技能,畅通劳动者向上流动渠道。

支持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真正做到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综合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中原网、工人日报、青岛日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1196期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