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赵语涵
二十一世纪初,拉斯维加斯的一场视觉设备供应商展览上,面对日本松下、美国达科、比利时巴可等行业巨头,成立于1995年的利亚德是初出茅庐的“行业小弟”。“我们当时的技术还落后于欧美日韩,走出国门是抱着学习态度。”利亚德联合创始人袁波坦言。
如今,迈入“三十而立”的这家企业,已成长为连续7年全球LED产品市占率第一的行业龙头。从落后到跟进,再到领先,一场中国LED产业超越史的背后,是民营企业勇于不断踏上颠覆性创新之路的奋进故事。
步入二十一世纪,技术上的发展让LED产业迎来发展的快行道,在走出国门看到世界领先技术后,2003年,利亚德与巴可成立了合资公司。“合作一段时间后,巴可提出收购想法,想要把我们‘吃掉’。”袁波回忆,我们股东反复商量,董事长李军最终拍板:“我们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民族工业,咱们就当去巴可读了一回研究生!”
正如李军所言,几年的合作,利亚德在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上获得了长足进步。与巴可“分家”后没多久,面对2008年奥运会“地面画轴”的项目竞逐,利亚德用更低成本、显示效果极佳的租用LED屏幕方案,战胜了包括巴可在内的多家海外巨头。“这算是我们第一次在重量级活动中,跟国际巨头掰手腕。”袁波说。
2008年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LED制造商的实力,但利亚德并没有满足:不仅要追上,还要超越!而这需要的是颠覆性创新!机会在哪儿?利亚德从一条“缝”里看到了机遇。
彼时,无论是舞台背景屏幕还是室外大屏,往往选用LCD屏幕(液晶)。但液晶屏有个缺点,超过100寸要采用拼接方案,导致屏幕间总有一条条明显缝隙,影响观感。反观LED屏幕,可以无缝做到大尺寸,但缺点是清晰度不如液晶屏。“于是,我们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小间距LED屏幕的概念。”袁波解释,将LED屏幕上的发光点间隔做密,就能提高画面清晰度。2010年,全球首台2.5毫米小间距LED屏幕在利亚德诞生。
超越由此开始。小间距LED屏幕的无缝效果逐步受到行业认可,将液晶屏幕挤出了超大背景屏幕市场。得益于这一增量市场,利亚德逐步走向行业龙头位置,并渐渐实现全球化发展。但在袁波看来,“领先难,保持领先更难。”躺在一项颠覆性创新的功劳簿上,无法让企业始终立于残酷市场的不败之地,企业要一直走在寻找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路上。
正因如此,近年来,利亚德在MicroLED(微间距已实现0.4毫米)、量子显示技术、人工智能与显示技术结合等领域持续布局。“未来的显示产品有无穷的想象空间,比如你可能会把一块拇指大的屏幕移植进眼球,到时手机、电视等产品都不复存在。”袁波坦言,尽管押宝这些前沿技术有试错的风险,但每年,利亚德仍有数以亿计的资金“砸”进研发领域。
此外,这家以LED起家的企业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增长曲线。去年,伴随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一家名为虚拟动点的企业进入公众视野。原来,“黑悟空”游戏中,各种角色惟妙惟肖的动作均由这家企业完成动作捕捉。而这家企业,正是利亚德在视频VR领域的新布局。“动作捕捉过去主要用于电影、游戏,但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现在我们也有了一项新业务,帮助人形机器人训练动作。”虚拟动点研发总监崔超表示,近期,公司与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诞生了全球首个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记者手记
利亚德——让敢打敢拼的“民企形象”具象化
不畏行业巨头,从追赶到超越发展速度快、效率高,敢于押注颠覆性创新……采访利亚德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中国优秀民营企业敢打敢拼、花小钱能办大事、具有民族情怀的形象被一次次具象化,跃然于眼前。
民营企业虽然在起步阶段可能存在规模、资本等劣势,但是其先天对于市场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因此也更容易实现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将创新激发出最大潜能。以利亚德为例,正是精准抓住舞台背景、室外大屏中存在的机遇,才将LED产业带入了新的增量空间。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很骄傲,因为民企撑住了国家就业的基本盘,过去很多年,无数优秀的民营企业用自己的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袁波表示。
让袁波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越发重视,在越来越多场景给予民企与国企同等待遇和支持,特别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让他感到备受鼓舞。“民企有着管理灵活、市场灵敏度高、效率高等优势,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平等机会,参与国家项目、重点项目的创新,为国家发展大显身手。”袁波说。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