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偷走视力的“隐形杀手”,白内障你了解多少?

来源:济南时报
2025-03-28 15:42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苏珊 通讯员王鹏策

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眼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白内障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白内障正悄然影响着无数人的视力与生活质量。它究竟是如何“偷走”人们的清晰视野?又该如何科学防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白内障科学术带头人王婷教授带大家深入了解白内障的奥秘,探寻守护眼健康的有效方法。

白内障:眼球“镜头”的老化危机

白内障已成为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严重影响患病人群的日常生活。根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发病率约为60%-70%,而90岁以上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那么白内障是我们眼睛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呢?

对此王婷教授形象地解释道:眼球如同一个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恰似相机镜头,眼底视网膜则如同底片。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老化,晶状体代谢发生变化,逐渐变得混浊,白内障便悄然来袭。

她谈到,虽然白内障患病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人人一上年纪就会得。这就像有人40岁开始长白头发,有人60岁才长,白内障发病也存在个体差异,晶状体混浊程度不同,对视力的影响各异。

多样症状敲响警钟,多因素促疾病提前到来

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最主要的症状,且呈渐进性无痛性发展,同时患者对比敏感度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屈光状态改变,老花眼患者视力突然变好;有的人看东西颜色发生变化;还有些人会有畏光、眩光、看东西重影等情况,这些都是白内障可能发出的信号。

多种因素会促使白内障提前到来。王婷教授指出,高血糖是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白内障发展速度会加快。高度近视人群也是高危群体,虽然并非所有近视者都会早早患病,但高度近视者发生白内障年龄更早,且核性白内障居多。在并发性白内障中,高度近视约占发病因素的10%。此外,紫外线也是明确的致病“帮凶”,高原地区如西藏、青海,白内障发病率远高于内陆,户外活动时佩戴墨镜或帽子遮挡紫外线十分必要。

手术是唯一治愈之道,把握手术时机莫等成熟期

对于白内障治疗,王婷教授明确表示,目前眼科领域共识为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白内障的方法。白内障手术已是非常成熟和安全的手术。当下主要采用微创手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仅2mm。还有更为先进的飞秒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实现“无刀手术”,在制作切口、撕囊、劈核等环节更精准,术后视觉质量更好。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飞秒手术,能主动配合手术、角膜透明、睑裂大小正常、眼部无影响飞秒激光操作问题的患者可选择。

过去受技术限制,白内障多在成熟期手术,但如今已进入屈光性白内障阶段,成熟期手术风险和难度大增。王婷教授说,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造成不可逆视力损伤。一般矫正视力在0.5以下,晶状体混浊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矫正视力尚可,但已影响视觉质量,以及前房浅有青光眼风险的患者,都可考虑手术。具体方案需专业眼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

白内障手术过程短,约10分钟,基本无痛感。如果选择飞秒激光手术,手术过程中感觉眼睛会有水润的舒适感觉,并无其他痛觉。所以在安全性和疼痛感等方面,患者无需多虑。

医学技术的进步也让眼病患者享受到了疾病更快更好治愈的红利。王婷教授介绍,前沿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可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解决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屈光问题。通过术前精密测量计算,将屈光度数融入植入的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种类多样,单焦点晶体适合多数老年患者,还有双焦点、三焦点晶体可供选择。

术后视力模糊并非复发,自测早期发现白内障

部分患者会发现,白内障术后几年视力又模糊了,这是不是白内障复发了?对此王婷教授解释,一般植入的人工晶体是可以终生使用的,如果手术后又出现视力模糊,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后发性白内障,这并不是白内障复发,只是晶状体的后囊膜混浊了。后发性白内障可以激光治疗,把增生的细胞和混浊的后囊膜进行清除,让患者重新恢复清晰视力。治疗通常在门诊即可完成,用时短且无创口,一般激光治疗后视力即可恢复。当然还需要进行眼底检查,排查是否眼底出现其他病变。

她提醒市民,为了早期发现白内障,50岁以上人群平时可双手交替捂眼对比视力进行自测,每年还应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到医院可进行视力、眼压、眼部B超等多项检查,以便及时察觉眼部问题,守护眼健康。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