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由20余家企业和130名爱心人士组成的“超有爱”团队,11年来资助困难大学生319名

让资助者与受助者如同“一家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5-03-29 03:32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自2014年资助第一名贫困大学生开始,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共计有20余家企业和130名爱心人士陆续加入重庆“超有爱”伙伴基金,累计筹集善款287.1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319名,其中290余人为农村孩子。

正如3年前加入“超有爱公益伙伴”基金,至今已资助10名大学生的重庆女企业家何女士所言,自己始终坚信,只要有爱,公益的种子就会发芽!她心目中的“超有爱”团体,是一个为爱出发,为爱奔跑,为爱赋能的团队。

每年3000元就能带来“新生”

在“超有爱”温暖的大家庭里,发起人张永超是朋友眼中的“爱心红娘”,也是“爱心港湾”QQ群的超级管理员,还是孩子们口中敬爱的“大家长”。

在四川广元农村长大的张永超,目前是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他也是第九届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模范标兵和重庆市、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张永超告诉记者,2012年,他从广东调回重庆总部,担任党工部部长,因为公司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从此他开始与教育慈善结缘。

2014年8月,文洁的父亲因肝癌去世,一家人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母亲经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时年18岁的文洁在料理完父亲后事的第二天,就去爱心助学岗挣学费。得知此事的张永超被深深打动。就这样,文洁成了张永超第一个资助对象。

与文洁结缘后,张永超时常在朋友聚会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失联20多年的初中同学,异地工作时的故交纷纷加入了“超有爱”。

2016年6月,张永超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倡议:“十年寒窗终有果,家境贫困梦难圆……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每年3000元就可以资助一名困难大学新生……”。

“我要认领2个,你替我办了。”“你帮我选10个,一会微信把钱给你打过去。”一封情感真挚的倡议书,一经发布,当天就有12个人回复,当年就资助了20多个孩子。

陪伴受助学生健康成长

“超有爱公益伙伴”基金团队,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每个学生连续资助3年,每年都能获得3000元的补助。2022年5月,“超有爱公益伙伴”基金荣获重庆市十大慈善项目称号。

去年8月,来自重庆秀山县洪安镇平马村的王晓凤被重庆中医药学院录取,父母离异的她,父亲听力二级残疾,还有姐姐读大学。在张永超的帮助下,开学前夕,她收到了“超有爱公益伙伴”官女士的3000元助学金,顺利进入了校园。

“3000元助学款从爱心人士手中汇出后,会一分不少地支付到受助学生卡上。”张永超说,团队不是给钱了事,而是注重“助”的完整体验。

2023届高考,重庆巴蜀中学的一对双胞胎兄弟一并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其父亲是中铁隧道一处的一名普通职工,家中除了这对兄弟之外,还有一个26岁的大哥患有脑瘫,需要照顾。

中铁隧道一处工会第一时间为兄弟俩每人送上了5000元慰问金,得知情况后的张永超,第一时间向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作了汇报,将这两兄弟纳入帮扶对象,来自中国平安的刘存勤和重庆众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吴友兵夫妻俩,决定牵手这两兄弟,“一对一”连续资助3年。

据了解,资助者和受助学生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不仅从物质上帮助,更注重3年一对一的情感交流,陪伴受助学生健康成长。资助者和学生犹如家长和孩子,常年保持沟通联系,真正成了一家人。

受助者成为“公益伙伴”

截至目前,“超有爱公益伙伴”资助的大学生,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200多人,还在继续读研的50人左右,这些参加工作的有教师、医生、物流、物业、健身、政府机关等不同行业和职业,他们已经支撑起各自原本的家庭。

自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文洁在张永超的关怀下,进入市内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作。工作后的文洁,主动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和责任。经济稍显宽松,她也毅然加入“超有爱公益伙伴”,资助了一名来自大渡口区的南京理工大学女生。

“张叔叔,鲁阿姨(张永超爱人),还有‘超有爱’的叔叔阿姨,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还让我懂得感恩与回报。爱的意义我已经领略到了,我一定要把这个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文洁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文洁这样工作走入社会后,用爱回馈社会,再去资助贫困学生的例子,在“超有爱公益伙伴”还有不少。曾经受资助的学生张家浩完成学业后,也加入了“超有爱公益伙伴”,结对帮扶一位四川大学的学弟。如今,在“超有爱”众多爱心人士的队伍里,90后、00后逐渐进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奉献着温暖和爱。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