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碳中和”港航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10:34

工人日报-中工网 张嫱

3月2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和山东港口青岛港共同举办的“碳中和”港航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会议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凝聚智慧力量,共商港航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推动碳中和港口标准落地,以实际行动为全球港航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除开幕式、全体大会外,大会还举行了碳中和港口标准工作组成立仪式、“济青零碳物流走廊”项目签约仪式,围绕“港航‘双碳’协同发展”及“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新生态”主题,进行高端访谈,共叙友谊、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把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放在“五个国际领先”发展定位的首位,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努力在港口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开新局”。

作为山东港口的“龙头”,青岛港坚定不移锚定“双碳”目标,抓住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机遇,全方位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等共同启动碳中和港口标准编制工作,奋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亦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此次大会举行的“济青零碳物流走廊”项目签约仪式为例,将以济青干线作为零碳物流走廊样板工程,通过能源岛建设、零碳交通工具应用、园区仓储设施数字化赋能等多要素深度融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绿色物流大通道,走出一条“碳中和”与港口质效提升的双赢之路。

在创建多元化现代能源体系方面,青岛港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蹄疾步稳、可圈可点。加速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率先建成国内港口首座加氢站、全球首创氢能轨道吊、AGV,实现氢能在港口应用规模化、常态化。新能源持续扩容增量,港区光伏、风电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助力打造“零碳”示范;构建清洁化生产模式,新购设备优先采用清洁能源,正面吊、堆高机、装载机等燃油机械加速推进“油改电”,投用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建设9座换电站、3座LNG加气站,集装箱码头港内短倒车辆100%实现清洁化替代;岸电应用实现新跨越,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过1200万kWh,净增量全国第一,增幅350%,减少碳排放1万吨;优化港航能源供给结构,积极拓展船舶绿色能源供应新业态,携手船公司签署《绿色能源供应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绿色港航建设,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货物清洁集疏运模式方面,青岛港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功能,助力上下游产业链加速脱碳。建设内陆港51个,海铁联运班列线路83条,集装箱发运量从2014年起步时的20万发展到现在254.6万标箱,连续10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公转管”运输模式,建设原油长输管道970余公里,覆盖山东60%的规模以上炼厂。2024年干散货清洁运输占比86%,原油清洁运输占比95%;打造智能立体集疏运体系,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实现港区交通由单一平面向立体互联的突破升级。

山东港口青岛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智慧港口建设赋能绿色低碳转型,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自动化项目,三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生产工艺不断优化,装卸效率持续提升,绿色新质生产力澎湃发展。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将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山东港口绿色低碳转型工作部署,以“碳中和”港口评价标准编制为契机,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最清洁、最低碳的“端到端”运输模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第五代港口”建设新篇章。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