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芊芊 陈骁
地震不仅会造成建筑倒塌、基础设施损毁、城市瘫痪等直接灾害,还可能引发火灾、泥石流、海啸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对社会和自然的破坏性极强。
而面对如此凶猛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人类凭借现有的科技,到底能不能与之抗衡?今天(3月30日),记者在2025中关村合作论坛常设展区看到了用于危险情景特殊作业的人形机器人、可高空投掷灭火的超分子水基灭火弹、可装载6.5吨物资的运投无人机等一批能够提高抢险救灾效率的高科技力量。
我们始终期待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让人类在应对天灾时,拥有更强有力的手段,进而为每一个生命开辟出更多求生通道,让科技助力救灾,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