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稳步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新县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出彩、出圈。
“结合新县革命史和区位实际,我们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构建‘一轴·一带·四区’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结构;坚持政府筹资、部门争资、招商引资、市场融资‘多轮驱动’,实施首府旧址等改造提升工程,恢复首府街区古风古貌,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实施‘1235’交旅融合示范工程,修建沿大别山高速公路等项目,便利游客出行。”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局长汪宗军介绍道。
同时,新县实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建成大别山红旗不倒核心地景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纪念园等。同时,成立英雄山党支部,开展革命后代、烈士家属“口述历史”抢救工程,完成170万字调访资料整理,建成大别山革命史资源库。
目前,新县拥有3A级以上红色景区7家,建成红色精品工程35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重点景区免费WIFI、语音讲解全覆盖,建成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完善“一码游新县”APP,形成“处处是风景、路路是景廊、村村能服务”全域红色旅游格局。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要求,新县通过“红色+”做好多业态融合文章。
“我们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以及写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了‘赏花经济、赛事经济、露营经济、夜游经济’空间,带动了民宿经济、餐饮经济、庭院经济等繁荣发展。”汪宗军说。
目前,新县统筹整合农文旅资源,将红色文化植入农事体验、田园观光、赏花摄影等多元业态,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1处,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省级34个、市级40个,发展农家乐820余家、乡村民宿175处。
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亮表示,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98.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09亿元,其中红色旅游人次占比达92.5%。(王佳宁)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