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享受时代红利,更应依法纳税

来源:浙江日报
2025-04-02 16:48

原标题:享受时代红利,更应依法纳税

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税务部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有力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一年查补收入近9亿,这么大的偷逃税“体量”不可小觑。这不是税务部门第一次对网络主播偷逃税问题展开查处和公开。自2021年首次曝光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以来,税务部门已曝光多起案例。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头部主播,也有各种小主播。

网络主播偷逃税问题频发,相关领域、相关人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涉税违法问题频发的高风险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之一。“直播间”何以成为偷逃税的重灾区?一些网络主播何以成为偷逃税的老油子?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网络主播收入分散且具有隐蔽性。正如专家所指,网络主播收入,除了直播销售返佣所得以外,还涉及平台奖励、粉丝打赏、坑位费等,且交易方式也多元化,相关数据基本由第三方平台掌握。一旦部分网络主播与平台、中介机构串通联合,通过关联方隐匿收入,就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二是,网络主播获得收入早已实时化、动态化,但限于客观条件,税务部门对网络主播涉税信息难以做到实时获取,税收风险监控存在落实难度;三是,违法成本与收益存在失衡情形,“铤而走险”的超高利益助长了某些网络主播的偷逃税冲动。

网络主播具有显性的知名度、影响力,任何时候,网络主播都不能忘却纳税义务,应为公众作出应有示范。然而,网络主播偷逃税问题高发,造成大量资金流失,影响了国家税收,扰乱了税收秩序,对依法纳税者而言也非常不公。

在充分发挥多部门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基础上,强化源头治理的意识和方式,多措并举、多层发力,消除乱象,扭转局面,颇为急切。一方面,在立法层面,应尽快健全、完善涉网络直播行业税收的法律法规,减少监管空白,增强惩治力度;另一方面,要发力填补制度和机制漏洞,打破数据壁垒,全面实现平台和部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织密监管网络,加大监管力度和精准度。此外,要通过高新技术加持,提升防范偷逃税行为的效能。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乐传曲存在偷税行为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

总之,税法权威不容挑战,打击和防范网络主播偷逃税,当有更多作为。(伍里川

责任编辑:李靖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