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公交修理厂里的“工匠夫妻”

来源:中工网
2025-04-09 15:21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在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南部分公司修理厂里,一对身穿深蓝色工装的夫妻格外引人注目。丈夫戴祥文蹲在货架前翻找旧零件,妻子陈小容伏案焊接电路板。这对结婚20余年的夫妻用螺丝刀和万用表,在公交维修一线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

“公交维修每天产生大量报废件,直接丢弃太可惜。”走进戴祥文的工作室,三层货架上堆满了各种“破烂”:生锈的继电器、褪色的电路板、磨损的齿轮……这些被淘汰的零件在他心里都是“宝藏”。

1

工作中的“工匠夫妻”。受访方供图

在陈小容眼中,丈夫戴祥文总爱往废料堆里钻。刚结婚那会儿,两人因工作分隔两区。聚少离多,技术交流就成了他们特殊的“家书”——戴祥文将维修笔记塞进饭盒带给妻子,陈小容则用边角料车出精巧的电路板定位模具回赠。

2017年,夫妻俩一同调入南部分公司修理厂。彼时,戴祥文正牵头组建“研修组”,陈小容也加入其中,成为修理厂里的“工匠夫妻”。

有一次,一块价值千元的电子路牌因电子元件损坏面临报废。陈小容戴上放大镜,用万用表逐段检测排线,最终锁定故障点。然后从旧件箱里翻出匹配的电子元件,用0.2毫米的漆包线进行飞线修复。戴祥文则改良热风枪温度曲线,避免多层电路板受热变形。原本需要两天完成的维修,夫妻俩仅用三小时就让路牌重焕生机。

这样的场景已成车间常态。在丈夫指导下,陈小容将车工对精密度的把控融入电路维修,独创“三步定位焊接法”;戴祥文则从妻子加工的定位模具获得灵感,设计出可调节式电路板固定架。这对搭档年均修复零部件超500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如今,面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工作室又成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夫妻俩带领团队开始研究电控系统控制器维修技术。“戴师傅教我们‘看诊’,陈师傅教我们‘动刀’。”徒弟徐美娟展示着刚刚修复完成的缓速器触点继电器。

“修旧胜过换新,匠心永不过时。”戴祥文说,真正的工匠精神既要传承技术,更要让技术焕发新生命。

责任编辑:蔺凯伊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