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吴雨婷:旗袍“守”艺人“八年磨一针”传承独门绝技

来源:中工网
2025-04-10 15:40

“学做旗袍的第一步,是掌握盘扣技艺。因为这一粒小小的盘扣,恰是整件旗袍的灵魂点缀。”龙凤旗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雨婷,出生于1999年,却是一位已有8年工龄的“老师傅”。“八年磨一针”,日琢磨夜练习,守护和传承百年老字号旗袍制作的独门绝技。

吴雨婷正在进行盘扣制作。

初学时苦练盘扣技艺

吴雨婷初到龙凤,便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艺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初学时,最先学习和苦练的便是旗袍上的一粒盘扣。

盘扣形式多样。

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她就读于逸夫职校,学习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学校与开开集团有着“校企合作”的求职通道。临毕业时,在继续升入大学求学和到企业入职、学习手艺之间也有过挣扎。最终,她想掌握一门技艺,便进入开开集团旗下的鸿翔百货,在西服制作和旗袍制作之间,选择来到龙凤旗袍,一边求职,一边学习。

“初学时只学做盘扣,一学就是三年多。从门外汉到能够掌握这门技艺,实属不易。”吴雨婷告诉记者,盘扣系用布条盘制而成,从给面料上浆、开条,一根盘扣条的宽度用行话说大约是5分、也就是1.5厘米左右,再将其烫成0.4厘米左右的条子,整个过程要做到一气呵成。“学习时,我不断练习将手腾空,单手练习剪布,手不能抖、布条要剪得平直,熨烫时方才妥帖。而在布条反复对折中,也需要时刻注意口水线是否拉平整。”

“没有铜丝的扣子仅是普通的布艺扣。加入铜丝后,区别于布艺扣,其立体感更佳、固定后的造型能力会更强。”对初学时的吴雨婷来说,最难的一步是嵌入铜丝使得盘扣条的边缘“挺括”。 而加入铜丝后,盘扣的制作过程与“掐丝珐琅”也有些相似,特别是一些工艺盘扣,一根盘扣条从头到尾,在哪里落子转弯都在指尖掌控。

盘扣形式多样,有盘香扣、琵琶扣,更因技艺精进而进化为“万物皆可盘”的上海伴手礼。如今,龙凤盘扣已然成为一件艺术品,它的呈现也让旗袍有了新的转变。

“盘扣条完成后,就开始准备盘制,根据已设计好的花型、固定尺寸,盘好后缝出条形、再塞心,最后将盘扣条固定到衣服上。小小盘扣,制作耗时较长、颇费手工。如果是工艺盘扣,则至少需要3至5天的制作周期。”吴雨婷告诉记者,基础款和稍加修饰的盘扣用在旗袍服装上。如今,也有许多工艺盘扣,在脑海中绘制其图样后,再将其复刻到现实中。在图样轮廓以盘扣条塑捏后,再配以色彩一点点进行填充。一对盘扣可以成为一幅工艺品悬挂于墙面上,或制作成胸针、钥匙扣,礼赠亲友。

九大秘籍研习旗袍制作

旗袍“守”艺人“八年磨一针”传承独门绝技。

熟练掌握盘扣技艺后,吴雨婷真正开始了她的旗袍制作研习之路。

陕西北路近南京西路上的龙凤旗袍店内,旗袍款式多种多样,既有中式服装的传统美,又有女性曼妙曲线的现代美。

在龙凤,有一句九字诀“镶、嵌、滚、宕、绣、绘、镂、雕、盘”,这是龙凤旗袍制作时的九大秘籍。囊括了“镶料领风骚、嵌线羞折腰、滚边袖口游、宕条神韵妙、绣艺比天高、绘技添思巧、镂雕出花纹、盘纽结花苞”的要义。

“盘扣是九字诀的最后一个‘盘’字,也是一件旗袍的点睛之笔。但在学习并掌握盘扣技艺后,再来看如何制作一件完美的旗袍,之前的每一步都堪称‘绝学’。要学会和掌握并不简单。”吴雨婷告诉记者,一件旗袍的制作从量体裁衣开始。“量体裁衣行话也叫‘撇样’,一般会根据体型来记录36个人体部位的尺寸。比对复样确定尺寸后再开始进行裁剪。尺寸越精准、上身效果越完美。”

在吴雨婷看来,九字诀中,最难的在于“镂、雕”二字。龙凤旗袍以其匠心独运“镂、雕”绝技:在丝绒或其他面料上,用手工镂雕出“龙凤、如意、蝙蝠、花卉”等各种精美图案,然后贴缝在旗袍或中式短袄的领子、门襟、袋口、肩头等醒目部位。

为了突出旗袍的曲线美和立体层次感,还需要选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辅料,运用传统的“镶、嵌、滚、宕”工艺,如“一滚一嵌线、一滚多嵌线”等点缀旗袍,使其线条分明,配色调和。在裁剪过程中,吴雨婷也不断反复研习,所有的滚边都要经“手撬”、上领尤其要注重领口的“服帖”,胸部位置以“打核桃”的特殊造型更凸出身形,下摆要使用三角针,尤其要注意下摆不能“豁开”,加之之前所说的以盘扣“点睛”,一件旗袍便初步完成。

在龙凤,每一件旗袍的主要面料都是纯真丝,在制作时,每一步都会进行反复熨烫,为求旗袍的平整妥帖。但真丝最是怕遇水,在此过程中,如果使用蒸汽熨烫机时不能滴漏任何一滴水渍,否则就会影响整件旗袍的平整度或留下白斑印记,因此必须极为小心。

传承“匠心”与百年工艺

“进入4月后临近‘五一’,也到了每年的婚庆季,有许多顾客会慕名而来定制婚庆旗袍。衣服穿在顾客身上,定要挑不出半分毛病才好。”吴雨婷说,过去,师傅常教导她,做旗袍如做人,要耐心、细心、贴心,守得住寂寞、更要做到坚持与负责。“在交付给顾客前,还会有试衣环节,细节处可再次修改。到了真正交付时刻,希望这一件衣服在当下的制作中可以打出满分。”

从2017年正式来到龙凤,学做盘扣少则3年,尔后再上手真正学习旗袍制作,尽管已是有8年工龄的年轻“老师傅”,吴雨婷却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一边工作学习的同时,她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如今她正在复旦大学报修心理学本科课程,以期全面自我提升。

“我觉得制作旗袍的‘匠心’,就是手工温度的传递,一针一线都代表着我们作为旗袍的制作者对穿旗袍的顾客那一份美好心愿。希望每一位爱美的顾客穿上我们旗袍,参加一些重要活动时,不仅大方展示美丽,更能够记住这件旗袍带给她的美好体验。”吴雨婷告诉记者。

“旗袍制作时讲求曲线明朗、美观贴身。款式上,有传统的大襟、对襟、琵琶襟、连袖直筒、低衩长下摆的,又有经过改良的,采用胸省、腰省、装袖、肩缝、打裥等西式工艺制作的无领、露背、高衩、暗扣式开衩旗袍、连袖短旗袍、无袖旗袍等现代款式。从客人选样开始,每一件旗袍都独具‘匠心’。每一次创作,更是要反复琢磨。”吴雨婷表达了在工作中想要见到更多的顾客、不断学习精进制作工艺的愿望。通过更多实践,以力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艺与水平,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承人”,传承百年老字号的“匠心”与工艺。

(劳动报记者 陆燕婷 摄影 贡俊祺)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