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通讯员陈晓宇
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现场,几十台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和图表不断跳动着,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这是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青年尖刀班”参与比拼竞技时的火热景象。
这个平均年龄仅有32岁的团队,犹如能工巧匠,以数据为针线,巧妙地破解审计难题,用青春为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团队被共青团青岛市委命名为“青岛市青年突击队”,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直机关青年尖刀班标兵”,团队负责人被授予“青岛市技术能手”。
“以前查一笔资金的流向,得翻阅几十本账本,现在只需动动鼠标,就能一路穿透到最后环节。”尖刀班班长赵之涛指着屏幕上的财政全流程贯通数据介绍说。2024年,在青岛市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部分财政资金拨付和实际支付有“时间差”。面对海量且分散的千万条数据,他们自主研发了“财政沉淀资金贯通分析模型”,统筹总预算、部门预算、单位核算、支付管理等财政资金全流程,实现资金分配使用的“一贯到底”,仅仅用了3天就锁定了7个单位的12笔异常数据,推动有关单位上缴财政沉淀闲置资金5.68亿元。
“别人用工具,我们造工具!”这是尖刀班成员常常挂在嘴边的话。2022年团队成立之时,正值青岛市审计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之际,总结提炼全市审计模型成果,提升审计效率,研发适合审计业务开展的大数据平台迫在眉睫。副班长姜传志回忆说:“那段时间,办公室就像‘不夜城’一样,我们设计了各类数据标准表70余张,完成21户市属国企的数据采集转换,覆盖1900余家下属单位,数据采集量达到了10TB。”最终,平台成功上线,平台包含6大类141个审计分析模型,有效整合数据资源与分析筛查过程,实现“一键式”审计筛查分析。利用该平台一年就查出并移送5名人员失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6200万元的案件线索,揭示部分投资面临损失风险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制度81项。
营商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投资项目加速落地见效的重要保证。2022年,青岛市首次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面对“如何让企业更满意”的疑问,尖刀班没有仅仅局限在发现违规问题,而是依托开发的“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审计系统”,从建筑企业对营商环境最为关注的工程审批效率等重点问题入手,以大数据手段锁定问题堵点,有效揭示机制制度漏洞,促进出台12项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实现工程审批、电子招投标等6个信息系统的联通共享,有效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这种“解题思维”贯穿于团队工作的始终。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强大的实力支撑。尖刀班坚持发挥“传帮带”作用,发动成员互助,互相学习提升,充分发挥成员互帮互助的精神,组织尖刀班成员参加各类大数据审计、智慧审计培训30人次;坚持“以赛代练”,通过各项竞赛提升和展示成员能力,近年来获得各类表扬表彰37人次,先后荣获全省财政大数据审计实战比武团体一等奖、全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全省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在2024年青岛市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中,尖刀班成员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
“青岛正在建设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审计青年与城市共成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青岛市审计局副局长崔银科评价说。近三年来,尖刀班成员积极参与审计项目103个,揭示和发现各类问题717个,起草各类专报、报告33篇,向有关部门移送事项或案件线索33件。他们活跃在机场扩建、地铁建设、海洋经济等重大项目中,用敏锐的数据之眼守护着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有人说我们是‘屏幕后的孤勇者’,但我知道,每一次敲击键盘都是在当好城市发展的护航员。”班长赵之涛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个青年尖刀班最真挚的初心。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