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山东:培育“数字工匠” 提升数字经济企业职工数字素养

来源:中工网
2025-04-11 14:13

4月7日,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着力打造数字强省、智慧山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壮大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全省数字人才库,实施泰山人才工程,支持数字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完善数字技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支持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数字技术人才破格申报高级职称。举办数字工程师大赛、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职工创新大赛。大力培育“数字工匠”,提升数字经济企业职工数字素养。

加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企业融资服务、医疗健康、医保结算等领域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引导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深入推进数据直达基层。深化政法、文旅、农业、能源、自然资源等领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利用,推动形成数据流通“绿色通道”。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打造100个以上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

加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实数融合促进行动。在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集群。聚焦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数字产业“十大工程”领域,推出一批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建立省级数字经济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加力推进数字政府效能创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批企业和群众可感可及的“一件事”集成应用场景。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持续推进跨省电子证照共享,实现“免证办”“跨域办”。深化“齐鲁智脑”建设,加强与部门平台、各市“城市大脑”互通联动,支撑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开展社保、医保、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公安等领域“一件事”场景建设。推行数智就业新模式,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

加力提高数字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多模态智能、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基础理论,布局15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聚力突破大模型开发、先进芯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提升人工智能国产化水平。加强农业传感器与专用芯片、农业核心算法、农业机器人、盐碱地遥感监测、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筑数字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新培育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通创新。

加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载体。高标准建设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围绕工业制造、现代海洋、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标杆场景建设,鼓励省属重点企业、单位率先打造标杆场景。

加力夯实数字底座支撑。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扩大全省互联网出口带宽。深化“双千兆”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重点航路实现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支持5G工厂建设。加快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持续推进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20万台以上。

加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编制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据资源、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等5项专项规划和各行业领域内数字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数字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等全过程安全监管。(葛红普)

责任编辑:蔺凯伊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