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见字如面,中法同心”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启动

来源:人民网
2025-04-11 15:10

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李昉)9日,“见字如面,中法同心”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雄鹰学校学生代表共同发起倡议,号召两地青少年以笔为舟、以墨为桨,通过信件交流学习生活和文化特色。

据了解,近年来,这一倡议已围绕“对话故宫”“对话时代英雄”“对话未来”“对话冬奥”等主题,带动中小学生手写数万封书信,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育人活动。北京市教委也将这一活动融入到京藏、京蒙、京港澳等地以及北京与国外中小学生开展的各类活动中,让书信成为延续青少年情感链接与人文交流的创新载体。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校长蔡刚介绍,学校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雄鹰学校的友好交流已持续十余年,两校师生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课堂互动、寄宿家庭等形式,搭建了中法两国青少年友谊的桥梁。雄鹰学校还开设了中文二外课程,营造了良好的中文学习氛围。“‘见字如面,中法同心’活动为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搭建了更广阔平台,让更多国外友好校师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蔡刚说。

活动中,中法学生展示了各自文化特色的才艺,中国学子将书法作品“见字如面,中法同心”赠予法国师生。一位去年来访中国的法国学生,用中文书写了一封信件,托今年的来访学生带到中国。信中回忆了在中国的美好时光和对中国小伙伴的想念。接过信件,结对的中国小伙伴回赠诗意感言:“从你的信中,我感受到了跨越山海的友谊与温暖。”

“中法两国虽远隔山海,却始终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典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更是文明互鉴的传承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魏旭斌表示,北京市将积极倡导中小学将“见字如面”融入各类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中,鼓励孩子们执笔抒情、素笺生花,通过传统书信形式鸿雁千里,传递友谊。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