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社评丨期待创新工作室联盟释放更多“乘数效应”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5-04-16 05:46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以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为桥梁和平台,各成员单位进行深度技术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且有利于相关企业、行业啃下“硬骨头”,实现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上新台阶。

据4月14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倡议,全国煤炭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成立。联盟覆盖全国58家煤炭系统创新工作室,将为各成员单位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煤炭系统将发挥好创新工作室联盟的作用,建立揭榜挂帅、即时求助、联合攻关、成果发布、正向激励等制度机制,促进各创新工作室取长补短、互学互鉴,进一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夯实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各级工会不断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建设、管理,从政策支持、资源保障、标准制定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这个平台,联合行业内各企业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力量,形成创新“朋友圈”,变单一攻关为联合攻关、变单打独斗为集团冲锋,必将助推创新工作室的发展迈出新步伐,攀上新高度。

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工会以创新工作室为纽带,通过团队作战,广泛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推动技术升级,促进成果转化,探索出不少好机制、好经验。比如,辽宁省总工会发挥创新工作室“帮、扶、带、教”作用,在职工中树立起“人人都能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工作理念;山东淄博市总工会分链条组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项目共享、人才共享,在“链”上汇聚产业发展动能;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工会“赋”“集”资源,组织跨创新工作室技术协作、攻关,助力提质增效……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企业产品升级、技术创新等各环节、全链条,企业、行业的发展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依赖和渴求越发强烈。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一些行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有的甚至跻身世界前列,但依然有一些“卡脖子”难题待解。如此现实语境下,以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为桥梁和平台,各成员单位进行深度技术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且有利于相关企业、行业啃下“硬骨头”,实现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上新台阶。

攻克“卡脖子”难题,需要调动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全社会聚力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这不仅需要一支科学家队伍、卓越工程师队伍,而且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劳模工匠指导、帮扶作用,正是打造一流技术工人队伍,助推职工创新创造、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此前,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助力生产的“新引擎”、痛点难点的“攻关站”、工匠育苗的“练兵场”,彰显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这样的作用发挥只能增强不能减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发挥劳模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上述全国煤炭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成立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切实践行。期待这样的联盟和协作,能够释放更多“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为更多、更广泛的联盟提供参考,为“卡脖子”难题的攻克和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持续加油助力。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