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刷牙就能瘦?骗人不打草稿

来源:广州日报
2025-04-16 11:01

原标题:刷牙就能瘦?骗人不打草稿

减重牙膏让你刷刷牙就能瘦?《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线上线下多家减肥机构发现,五花八门的“瘦身神器”层出不穷,一些机构通过伪科学话术与焦虑营销设下减肥陷阱,“俘虏”了不少消费者的金钱与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是不少人的生活常态,肥胖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一句“国家喊你减肥”,“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甩脂”的大幕。与之相应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健康产业市场正加速形成。

一边是科学管理身材的需求持续释放,一边是企业商家看到商机、跑步入场,共同掀起了促进全民健康新热潮。但同时,不乏商家动起了歪脑筋:有的精心编排“瘦即正义”的营销剧本,有的搞起透支健康的“封闭式魔鬼训练”,有的大玩减重不减脂的“脱水疗法”……当体重管理被异化为商业炒作,一些商家设下重重减肥陷阱,不仅与全民健康行动背道而驰,反倒滋生和加剧了健康危机。轻者,花了钱不见效果;重者,大大损害身体健康。

从报道来看,这样的事例不少。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常见套路。一是贩卖焦虑。比如,为了让顾客对自己的体重产生羞耻感,线下店面使用“猪肉秤”“货物秤”等测量人体体重;线上宣传制造视觉冲击,故意放大“大妈背”“大象腿”“飞机坪”等歧视性、污名化标签。这些商家玩的是心理战,通过强化“胖=失败”的思维认知,让人为了“逆袭人生”甘愿掏荷包。二是伪科学。比如“用电磁能量仪调节生物电场”“代谢激活技术打破易胖体质”等“减肥奇术”,看似高大上的“黑科技”,其实是披着科学的外衣来误导消费者。三是“甩锅”术。有的商家一边把“效果因人而异”挂在口头,一边以“代谢能力差”“经络堵塞”等理由搪塞消费者质疑,转而推销更高价的“体质调理套餐”“巩固期疗程”等。层层诱导、步步紧逼,致使消费者陷入“自我怀疑—继续消费”的营销闭环。一套组合打法下来,减肥者想不掉坑都难。

怎么办?需要监管来“打假”。部分商家玩文字游戏也好,用伪科学话术也罢,多涉嫌夸大、虚假宣传,缺乏安全保障。对此,必须高举监管大棒,有力打击减肥市场乱象。药监部门不妨多去市场跑一跑、搞一搞抽查、抓一抓典型,倒逼不良商家及时收手。

需要行业来规范。减肥市场鱼龙混杂,与行业准入门槛低不无关系。在有的减肥机构,操作“缩胃术”等项目,没有医学资质,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加强自律、完善规范、提升水准,直接关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需要供给来“对冲”。压缩问题商家的生存空间,就要增加优质供给以更好地迎合减肥需求。各地都要行动起来,抓住“体重管理年”契机,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升级软硬件、提升服务力,丰富并普及多样化、个性化科学方案,不断开拓健康新空间、新场景、新体验。

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期待更多消费者一起来“整顿”减肥市场,不迷信“速瘦”“躺瘦”神话,不为焦虑营销所左右,真正为健康买单、让良币驱逐劣币。多管齐下、各方合力,答好“科学甩脂”这道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全民健康。(张冬梅)

责任编辑:李嘉宇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