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即时新闻

增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政治自觉

2016-03-15 17:09:10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着眼,确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开拓发展方式新革命、提升发展水平新境界的决心与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根据历史条件和形势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每一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变迁,都是对时代呼声的有力回应,都体现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升华,都开创了我国发展的新征程、提升了发展的新水平、推动了发展的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背景就是“新常态”。一方面,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个新的特征;另一方面,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战略转变”。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使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新常态、新特征、新要求必然要求新发展。为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而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可以这样说,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我们党在深刻剖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它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全局的高度为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作了解答。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一句话,五大发展理念绝非坐而论道、凭空想像,而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中创新理念揭示了如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眼于培养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协调理念揭示了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眼于发展的健康性;绿色理念揭示了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永续性,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理念揭示了如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发展联动;共享理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着眼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做先导,才能破解发展难题、补上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胜利。

  站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十三五”的新发展格局,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以预期,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更高境界、更深层次的发展水平迈进,开拓出中华民族更为广阔、更加光明、更加灿烂的美好前景。(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编辑:王妍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