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梅地亚
德国《世界报》记者埃林是一名“老北京”,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他出入梅地亚中心的新闻发布会没有语言障碍。
报道两会15年,梅地亚就像是埃林的老朋友,“这里的发布会内容丰富,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证监会,每场信息量很大。”埃林说。
越南之声北京站的记者何孟胜的主要任务就是第一时间将梅地亚发出的“中国声音”和“中国信号”通过网络传播出去,“梅地亚是我第二次来,20多场发布会让我找到了更多报道中国的角度”。
一位英国路透社记者参加了梅地亚的大部分场次记者会,会前他都会用汉字写下出席记者会的各位官员名字并备注他们主要负责的领域,“多数记者会上,都不是一个官员在说话,他们从各自负责的领域更好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埃林也认为中国的部长们善于讲故事、说事实、摆数据,这有利于记者们更好摸清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才一个月,他很幽默,懂市场,有银行经验。”埃林如此评价。
梅地亚一楼大厅右侧一角的图书资料展台也是两会亮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外媒记者驻足。荷兰《电讯报》记者马维克驻京5年,他很庆幸终于拿到了最抢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他认为,梅地亚的多语种图书,涵盖了中国的方方面面,是报道中国的得力助手。
聆听来自代表委员和群众的声音
人大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政协小组界别的开放时间,是各个外媒更好了解中国、报道中国的好机会。
3月8日,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对中外媒体开放,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科隆克一早就来到代表团驻地,发现签到簿上已写满NHK、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彭博社、路透社等一长串外媒记者的名字。
“右区第五排,金发女士……”一直在举手的科隆克获得了第三个提问机会,关心四川扶贫工作的她提出了一个关于“扶贫资金使用透明度和使用效果缺少评估”的尖锐问题。
四川省省长尹力回答了她的提问,详细讲述了四川如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并加强监管,确保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科隆克对解答比较满意,她说,开放日的活动,加深了她对四川的了解,她即将起程采访西部大开发,此次来团参加活动对自己接下来的采访非常有帮助。
关心中国环境问题的俄罗斯记者罗佩卓还采取了在代表驻地“巡视”的办法来获得新闻。“来之前,担心不知道代表住在哪里,做些什么,不知道新闻官是谁,害怕联系不到人,但今年我从中国人大网的登记预约采访和查询联络上获得了很大支持。”他说。
西班牙电视台的丹尼尔更关心中国老百姓怎样看待中国政治季节发出的声音,除了采访会上信息,他还把镜头对准街头巷尾。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报道,之前我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封闭、保守,但事实上他们非常开放。”丹尼尔坦承对现实和“刻板印象”中的中国区别之大感到震惊。
罗佩卓说,现实的中国和他在报纸和书上读到的中国确实不一样,“我相信我在两会上观察到的中国是一个更自信、更开放的中国”。(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伟 屈婷 董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