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严峻,但“弹药”充足
近来,中国金融市场风波不断,A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联动下跌的主要一员,人民币汇率也再度历经“811汇改”后的最大波动,“做空人民币”也一度成为全球市场焦点问题。
由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引发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是李总理在记者会上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总理作为当家人,坦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去产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下岗潮”的风险,同时部分地方养老金发放已出现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双方在市场准入、投资限制、公平待遇以及公平贸易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一个个困难“标靶”,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治国理政智慧。
虽然形势严峻,威胁很多,但是中国的“弹药”很充足。我们来盘点一下,针对不同的“标靶”,中国的“弹药库”里到底有哪些:
瞄准经济下行的“弹药”叫供给侧改革。确实,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但是,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目前,还是有很多抑制供给的制度。通过供给侧改革,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瞄准金融风险的“弹药”叫资本充足率。确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但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13%,高于国际标准,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高于150%的标准。企业债务率确实高,但是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也比较高,具备抵御能力。
去产能,会不会造成下岗潮?针对这个标靶,总理的“弹药”很实在:1000亿元转岗安置专项资金,确保去产能过程中“不丢老饭碗、拿上新饭碗”。
简政放权确实有阻力,总理的“弹药”就是壮士断腕,用简政的“痛”换群众的“爽”。
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确实带来挑战,但是有趣的是,“弹药”就来自美国商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双赢的,这一点,“美国的商人们心里最清楚”。经贸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要确保这颗石头压得稳,让中美关系不致翻船。
中俄关系被指“政热经冷”也是个老问题。李总理手中的“弹药”是油气上下游一体化合作——也就是说,油价便宜了,就去上游投资。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能否回答中俄合作出现转折性向好的问题?
总之,形势确实严峻,威胁确实很多,但李克强总理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国的“弹药”充足,针对性强,能够应对这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