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新媒体专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温度”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雷 江毅 赵瑞希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改革出红利,腰包鼓才能腰板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体现的是经济改革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暖心事不是一件是一串
“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又增长10.5%。”——喝上放心水,住上新楼房,寒门多出贵子,暖心事不是一件是一串。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虽然财力紧张,但保障民生的力度在继续加大。“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才是改革的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