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技能培训实效性
在日前的工会界小组讨论会上,一位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委员谈起一个现象:地方工会在做农民工培训工作时,有时即使花大气力针对农民工技能需求免费推出培训班,但农民工参加的积极性却不高。“原因在于,工会的培训班不发技能证书,而有些培训机构有政府购买的培训服务,这样的培训可以发证书。”
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委员说,只要交了钱,就能拿到证,培训实效打了折扣。
徐小平代表认为,职业资格证关键是要有“含金量”,而现在的情况是,除非一些有特殊职业资格的工种,很多证并没有起到门槛作用。而且,职业资格认定应该让有专业权威的社会团体做。“政府应该放一放权”。
易军委员建议,不能花了钱就能拿到证,要加强考核和鉴定;另一方面,打破过于重视证书而忽视培训的现象,让农民工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培训,增强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此外,政府部门在培训某个行业职工时,应该跟那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合作,因为后者更了解情况。
来自企业的李海滨委员认为,岗位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因为企业最清楚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培训的目的成了拿证,企业培训难以吸引职工,作用弱化了”。
学校、企业、政府、工会、行业等,每一家都承担着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职责,到底该如何分工,才能使培训实效最大化,不至于资源浪费或“打架”,应该有一个明晰的顶层设计。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表达了这一观点。
打通技术工人晋升通道
“为什么一些企业办的培训职工参加积极性也不高?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工人对学技术的前途感到迷茫。” 在企业一线干了27年技术的赵郁代表说。
“比如,有的工人干到一定程度,再想往上升时,发现规定需要本科学历或别的什么证,比如英语资格证,光这一条就把很多工人‘卡’住。有这些对工作几乎毫无意义的‘障碍’横在那里,有多少工人能踏踏实实地在钻研技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呢?”
搞技术难晋升,而不晋升意味着工资待遇难提高,不少企业存在的这种现象直接打击了工人学技术的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晋升,转向了管理岗位,一身绝技失去用武之地,技术资源被浪费,本人不能在擅长的技术领域继续钻研,也倍感失落。
技术工人晋升通道为何不畅,薪酬待遇为何难达“体面”?
受访代表委员一致认为,还是企业在人才认定与使用等方面出了问题。
澳门万国控股集团总裁刘雅煌委员建议,应针对目前行业及职业发展,重新确定工种,组织职工技术技能晋升考试,职工可以以个人名义报名参加。这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体内的职工尤为重要。同时,要健全以社会化鉴定、企业内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确保职工在提升技术技能等级上平台方便、渠道畅通,使之有兴趣且较为方便地不断提升技术技能等级。
“39年的技术工人当下来,我觉得,学一门技术,管一辈子,有啥不好?只要国家花大气力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引导整个社会尊重‘工匠’,我相信一定有更多人愿意加入到技术工人的队伍中来。”徐小平代表说。(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陈晓燕 彭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