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代表审议之际,“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就“十三五”时期的特殊定位、规划主线背后的考量,以及预期增长目标调整的用意等,向瞭望进行了深入解析。
《瞭望》:“十三五”时期的定位与以往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胡鞍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大目标,即第一个百年目标,是2002年由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这一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
为此,党中央进行过三次重大部署和总体设计。除了党的十六大外,还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都作出了部署。基于此,先后设计并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而每一个五年规划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具有承前启后的积累作用,又有向这一核心目标前进的指引作用。因此,“十三五”规划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最后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特别提到“补短板论”,即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他特别提出,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决胜阶段”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就需要发动“三大战役”、决胜“三大战役”:
第一大“战役”是向极端贫困宣战,到2020年消除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也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发展目标)中的最核心目标,即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小于3%。
第二大“战役”是向污染宣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彻底脱钩,总体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大“战役”是“创新战役”,为中国长期中高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实现从追赶型增长模式转向创新型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