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来,10届领导班子,每届离任交接时都将照顾潘凤琴的“真情接力”棒传给新领导,这样一棒棒接力传递至今——
【社会记事】持续44年的“真情接力”
今年72岁的潘凤琴自1966年患重度精神分裂症以来,她工作过的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便接过照料她的担子。44年来,10届领导班子,每届离任交接时都将照顾她的“真情接力”棒传给新领导,这样一棒棒接力传递至今。以近半世纪的真情,演绎了一曲“善待职工”的大爱之歌。
“电业局就是她的家”
潘凤琴1962年9月从长春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吉林通化电业局工作。她为人礼貌、谦虚好学,很快赢得领导和同事认可。出人意料的是1966年夏天,相恋6年相隔两地的恋人来了封分手信,给潘凤琴造成了巨大打击。她无法挣脱那段情感纠葛,陷入难以自拔境地。看到同寝室女同事结婚,她再也经不住失恋后的巨大压力,用一个月38元5角的工资全买了“喜糖”发给同事。之后她开始出现自言自语、眼神呆滞、哭笑无常、砸东西等精神分裂症状。
潘凤琴的病情牵动着局党委班子成员的心。“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医治潘凤琴。”时任通化电业局局长的赵耀临派人护送她到四平精神病院求医。同时还派杜洪飞专程几百里赶往潘凤琴老家,向她家人告知病情。
经过一年多治疗,潘凤琴病情得到缓解。回单位后,领导让她自由选择休息和上班时间。潘凤琴喜欢吃饺子,杜洪飞就常把她领到家,让爱人给她包饺子。久病思乡,潘凤琴想请假回家,厂里立即安排人为她买来行李、棉大衣等生活日用品,带上她当月结余工资和补助,护送她回家,将每月工资和补助交给她父母,其全部医药费都由单位承担。
单位了解到潘凤琴每月工资都用于全家9口人的生活,已没钱治病。于是,局领导研究要把潘凤琴的事管到底,并集体表决通过对潘凤琴实行长期特殊照顾的决定。
1978年,为了就近照顾潘凤琴,当时的通化供电公司领导派人把她转送到治疗条件较好的梅河口市海龙镇病院。当年10月,赵耀临局长卸任那天,专门嘱托新任局长徐又春照顾好潘凤琴。“请老领导放心,这枚接力棒我们不但要接好,还要一直传递下去!”徐又春带领新班子成员去看望潘凤琴,并托人将她转到刚成立的通化精神病院治疗。从此,潘凤琴结束了12年辗转求医路。
“她能活过来,是爱创造的奇迹”
1995年,电力企业实施医疗体制改革,潘凤琴退休后住院的医疗费成了通化供电公司职工关注重点。公司领导班子经过研究,作为特殊案例,提交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征求意见,最终确定由公司的员工大病爱心救助资金补齐潘凤琴的医疗费缺口,将她的退休金主要用于个人生活费和购买营养品。
长年病痛折磨,透支着潘凤琴的健康。离退休工作部的人每月都要去探望她。逢年过节,公司领导都去看望潘凤琴,送生活用品和营养品。潘凤琴意识并不清楚,她却能认出离退休工作部的人,记起很多届领导的名字。
4月4日是潘凤琴生日,原离退休工作部主任朱义为将她从医院接出来。老伴早早准备好饺子面和馅。吃完饺子,朱义为和老伴又给她买了裙子,带她到理发店烫发。
吴湘林是离退休工作部管理员。平日里,老吴除了料理市区内400多名离退休职工大小事,还常去看望潘凤琴,给她梳头洗脚,陪她逛街。据公司离退休工作部主任金艳华介绍,每当潘凤琴在医院犯病,医生第一个想到的是被潘凤琴称作“吴大爷”的吴湘林,当“吴大爷”出现在潘凤琴面前,她就不闹了。医生说“吴大爷”就是潘凤琴最好的镇静剂。
2005年4月,潘凤琴胆总管结石病复发,病情严重,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告知“家属”做好思想准备。公司紧急召开临时党委会:“潘凤琴病虽重,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对她的救治。”
当晚潘凤琴病情突然加重,处于昏迷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手术必须即刻实施。公司陪护人员立即与市内分泌科专家联系,连夜赶往通化市血站联系血浆。时任公司党委书记李兵城和工会主席张仁立即赶到医院。
手术室里医生忙碌着,手术室外爱的力量也在汇集,离退休工作部的人来了,得到消息的潘凤琴老领导、老同事也赶了过来……凌晨4点,手术成功。
医生和护士说:“她能活过来,真是爱创造的奇迹。”
“让潘凤琴有个幸福的家”
“一定要让潘凤琴有个幸福的家”这是2008年通化供电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承诺。企业的真情感动了善良和有爱心的人们,这种行为转化为了社会行为。
通化市林业局退休的许国相一家,曾在2005年潘凤琴患胆总管结石病住院期间,照料过潘凤琴起居。他们听说供电公司要为潘凤琴找家,欣然接受了她。
2008年4月10日一大早,潘凤琴收拾好物品,高兴地与医护人员和病友告别,她要回家了!在病院前后住了40多年的潘凤琴终于在临近古稀之年安了“家”。
许国相老伴陈椿凤说,他们老两口每月退休金6000多元,子女也不缺钱。给潘凤琴一个温暖的家,是被供电公司40多年不抛弃不放弃患病职工的负责任的精神感动。
陈椿凤小儿媳带潘凤琴洗澡,给她剪头发。潘凤琴的脚趾甲长期不剪,又长又弯又硬,他们用热水给她泡,前后剪了三次才剪完。
潘凤琴不喜欢吃硬食品。许国相夫妇就尽量做些粥、面食。为了给她补充维生素,老两口把苹果蒸熟了给她吃。在许家精心照顾下,潘凤琴胖了20多斤,精神也稳定了。
通化供电公司没有忘记潘凤琴,他们不仅给她安了数字电视,还送来治疗腰病的光谱治疗仪,隔三差五就有领导和工作人员来送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每半个月还要带她回病院复检买药,还想着给她过生日。
2009年9月,通化供电公司第10任领导接过照顾潘凤琴接力棒。新年前,受公司总经理都明亮和党委书记戴广钰委托,离退休工作部同志用两位领导捐助的1000元钱为潘凤琴买了羊毛衫、羽绒服等生活用品。潘凤琴高兴地穿上新买的红色羊毛衫,为大家唱了一曲她记忆最深的《东方红》。
44年中,通化供电公司10届领导班子离任交接,潘凤琴永远是交接备忘录中的必备内容。44年来,电力企业为她负担的医疗费达60多万元。都明亮说:“我们是老国企,要让我们的弱势员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和谐和企业的关爱。”
感 言
呼唤制度的温暖
文/王瑜
处于结构深刻调整的时代,弱势群体可能面临种种压力和挫折:转岗的烦恼,物价的提高,买房难,看病难,孩子上学难,在家看媳妇脸色,在单位看老板脸色,去医院看医生脸色,去商场看售货员脸色……
收入低让人无奈,但更让人心碎的是低收入背后的尊严受损。是坚守理想还是跟随物欲的潮流狂欢,是狠捞一把还是安于清贫;坚持还是放弃,是个问题。遭遇心灵脆弱无助的,不只是残障群体和下岗职工,每个人都有可能。
国家和政府对弱者的物质帮扶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现实是,每个人还需要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潘凤琴的际遇昭示了企业制度为员工带来的持续温暖和支持,可以让精神病人重拾尊严,获得新生。而这也正是当下我们每个人必需的。
“人”字架构的内涵是相互扶持,这种扶持不只来源于他人的偶尔关心,更需社会构建一种制度的温暖,使每个人获得心灵持续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