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0年03月28日 星期一

西藏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写在西藏各族各界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之际

新华社记者 颜园园 胡星
《工人日报》(2010年03月28日 003版)

这两个月来,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一直在忙着汇总和审定各单位上报的规划项目。“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系列举措即将成型。”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金世洵说。 

这意味着,2010年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绘出的美好蓝图将更加清晰。

对拉萨市城关区措美林居委会的低保户巴桑来说,美好蓝图来得更早和更实惠。春节藏历新年前,为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西藏出台了六项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政策。巴桑一家5口人领到了3000元生活补助,过了个红红火火的新年。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经常遭受毒打”是巴桑的农奴父亲苦不堪言的回忆。巴桑感叹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他在自家的窗前挂上了一面五星红旗,以此庆祝3月28日第二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51年前的3月28日,经过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民主改革以来的51年,是西藏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51年,也是西藏对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探索的51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西藏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道出了雪域高原各族各界群众的心声。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成亮点

在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孙勇看来,西藏是一个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区域。一方面,人口稀少、农牧区人口占很大比重,丰裕自然资源禀赋短期难以利用,环境承载能力脆弱;另一方面,文明进步的基础极其薄弱,宗教文化传统十分浓厚。

同时,西藏商品经济极不发达,长期面临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分子的渗透破坏,固边稳边、反分裂斗争任务十分繁重。“一个地区的发展中同时具备这几大特征,举国罕见。”孙勇说。

从农奴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西藏社会制度变革跨越千年。30年来中央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探索和制定西藏发展之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西藏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认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符合西藏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充分把握西藏各族人民新期待的历史选择。

在藏北念青唐古拉山诞生的5100矿泉水,如今的销售市场已扩展至数千公里外的北京、上海等地。西藏冰川矿泉水公司总裁付琳说,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他们已在建设第三条生产线使总设计能力达到30万吨。

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大背景下,拉萨青稞啤酒向美国出口2万多件。拉萨青稞啤酒的原料采用30%的西藏青稞和70%的澳麦麦芽,并针对美国消费者的口味改进了配方。拉萨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布次仁认为是“特色”使得自己的产品逆市热销。 

青稞啤酒、5100矿泉水只是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其成为西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点。2009年,西藏投资8.3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同时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资金达1.1亿元,是“十五”以来中央投资用于扶持西藏产业发展力度最大的一年。

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则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以前根本想不到家乡的山山水水还能赚钱。发展旅游业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径。”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的珞巴族村民达林去年开设了家庭旅馆,赚了五千元钱,喜不自胜。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俞允贵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未来几年内,西藏将着力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打造一条高附加值的旅游产业链,以尽快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安居乐业”让西藏百姓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区昌珠镇克松村村民达瓦次仁去年搬进了政府帮助修建的2层楼新房里。新房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共有9个房间。通过农牧民安全饮水工程,政府把自来水安装到了他家院子里。此外,政府还出资为他家修建了沼气池,清洁能源改变了家里的能源结构,结束了烧柴烟熏火燎的历史。

达瓦次仁说,以前家里住的是一个有3个房间的土坯房子,屋内低矮阴冷,需要弯腰才能进入房间。家里的5头牦牛和人睡的地方仅隔一道矮土墙。

修新房总共花了10万元钱,其中政府给了1万元补助,银行提供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自己家里出了6万元,政府的帮助让他的“安居梦”提前实现。

从2006年开始,西藏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居住条件的改善,使西藏农牧民切实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截至去年末,安居工程共使23万户、12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今年西藏将一鼓作气解决剩余的42882户住房条件比较差的农牧民的住房问题,确保全区农牧民都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

“安居”后,百姓思“乐业”。2009年,西藏全区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农牧区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80.1万人次。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农牧民的增收梦,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32元,增长11.2%,增速居全国首位。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到2015年农牧民的人均收入要和内地的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在2020年之后,和全国一起实现小康的目标。

白玛赤林认为,西藏要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基础,同时发展旅游业、藏医药业等,在增加群众收入上建立一些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自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为西藏提供财政补贴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100多亿元,建成了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一大批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是西藏历史上发展最为深刻、变化最为巨大的9年。9年中,西藏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农村的水、电、路、通讯、农房、饮水安全和其他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西藏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也为西藏的稳定和继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巴桑顿珠说,目前西藏社会局势非常稳定,因为老百姓都意识到,分裂动乱是祸,团结稳定是福。

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原来的“三个确保”中添加了“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内容。在白玛赤林看来,这意味着国家把生态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对保护好西藏的蓝天碧水来说是个大好机遇。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区面积的92%,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在外界干扰下,生态环境极易破坏且难以恢复。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在影响地理环境格局、稳定气候系统、保障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为此,中国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计划投资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这让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多吉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不过,他也明确指出,西藏只会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一批矿区,而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西藏不会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优美的自然环境”。 

西藏珠穆朗玛集团董事长才旺扎西则在感叹“中央对西藏的扶持力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对旅游业发展有信心”的同时,更希望“西藏成为绿色环保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减少旅游业的发展给西藏生态保护带来的压力,西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坐火车进藏的游客发放一些环保的宣传册。

“宁可少要经济效益,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说,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