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0年04月01日 星期一

【时代先锋】大爱长留群众心

——追记优秀藏族干部、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下篇)

本报记者 杨连元
《工人日报》(2010年04月01日 003版)

“龚曲菩萨”——在迪庆州的一些乡村,很多人这样由衷地称呼龚曲此里。在人们的心目当中,龚曲此里就是“穿军装的菩萨”,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专门派来帮助他们的。

在迪庆州工作的几十年岁月里,龚曲此里时时处处在播撒爱的雨露,用心去扶贫帮困,不余遗力地为劳苦群众四处奔波,具体帮助过多少人,没人数得清;如今,提起龚曲此里,很多人都由衷地佩服他、怀念他。

“咱解放军可是人民的儿子”

那还是16年前,初春的一个上午,龚曲此里带着一辆卡车到西藏的察隅拉货。卡车经过海拔4200多米的白马雪山垭口时,漫天风雪袭来。这时候,龚曲此里发现,路边躺着一位老阿爸,身边还有一位老阿妈。他急忙对司机喊道:“快停车,我去看看!”

龚曲此里抱起老阿爸一看,老人的嘴唇呈黑紫色,已经昏迷不醒;龚曲此里知道,高原缺氧,人昏迷时间长了就很难清醒过来。情急之下,他俯身下去,用嘴对着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几分钟下来,龚曲此里的脸也憋得发紫了。过了10多分钟,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老阿妈一看,赶忙跪下给龚曲此里磕头,连声说道:“菩萨显灵了,菩萨显灵了!”

龚曲此里赶紧解释:“阿妈,我不是菩萨,我们是金珠玛米!”

老阿妈流着眼泪说:“你们就是穿军装的菩萨呀!”

询问中得知,原来这两位老人要去转神山,去的方向正好与龚曲此里的路程相同。这时候,龚曲此里将两位老人搀扶到驾驶室里,自己爬上了卡车的大厢。此时此刻,天上雪花飘舞,寒气直透身心。驾驶员不甚理解:“为了两个非亲非故的老人,你这个正团职干部非得吃这个苦吗!”

龚曲此里诚恳地对驾驶员说道:“天这么冷,不能让两位老人坐在大厢啊!想想看,要是咱自己的阿爸、阿妈,咱能忍心吗?更何况,咱解放军可是人民的儿子,对人民群众得像对父母一样啊!”

这是龚曲此里的心里话,也是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实际做法。每次下乡开展工作,或者是回到自己的老家,龚曲此里都要在车上带些大米、罐头、衣被等,遇到当地的一些孤寡老人,或者是看到一些贫困的人家,都要分些东西给他们。

7年前的一天,龚曲此里回到老家,在和村里的老人尼布谈心时,尼布老人说道:“年轻时,咱们总唱那支歌——《北京的金山上》,可北京的天安门是啥样啊,要是能去看看,这辈子也值了!”聊天当中,龚曲此里得知,村里有25位70岁以上的老人,都想到北京去看看。回家后,他把家里仅存的8000元取了出来,又到县民政局协调了一笔经费,把钱交给了尼布老人,让他带着25位老人到北京观光。

半个月后,尼布一行返回家乡,他们拿着在天安门前的留影,逢人就说:“北京真好,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龚曲此里真是共产党派来的好‘本布拉’(大官)……”

事实上,那8000元钱可是龚曲此里的女儿龚曲巴珠(汉语名字:龚雪琳)一直想着全家人得以外出旅游而用的钱,反倒都拿出去给人家旅游用了,孩子觉得挺委屈。龚曲此里好言劝慰女儿,他也给孩子许诺,有了空闲一定带着全家去趟北京。

可是,这个许诺最终还是一次次被推迟至今,而且再也无法实现。

“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在迪庆州的一些地方,很多人见到了龚曲此里,还直呼其“阿吾龚曲(龚曲大哥)”,在群众的心目中,龚曲此里这个军分区副司令员,没有一点官架子,一副火热心肠,是个可以说心里话、够交情的好大哥。龚曲此里就住在香格里拉县城的街上,从军分区到家门口有2公里左右的路程;只要不是为了赶时间工作,上下班时他都是一路走回去,一边走一边和街上的乡亲们聊天,碰见谁有了困难,他都会热情相助。

有一位彝族姑娘吉心梅,龚曲此里一直帮助了她13年,使她顺利完成学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

13年前,家在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土官村的这个彝族姑娘,接到了中学录取通知书,当时她父母长期疾病缠身,下边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家庭生活很困难,再加上她是个女娃子,父母不想供她上学了。情急之中,她看到一份《迪庆日报》,报纸上有一篇报道龚曲此里结对帮扶贫困生的文章。吉心梅太渴望读书了,她拿笔向龚曲此里写了封求助信。

吉心梅没想到,就是这封“迪庆军分区大门转龚曲此里叔叔收”的信函,改变了她的命运。

2个月后,龚曲此里费尽周折找到这个彝族之家,带来2床军被,还有300元钱,他对已经感动得泪流满面的吉心梅说道:“闺女,好好学习吧,你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吉心梅如愿以偿地走进中学。龚曲此里又和迪庆军分区二连官兵一起,与其结下助学帮困对子,他们承诺,将一直资助其读书。再后来,吉心梅考取云南省民族中学,3年后,又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在其10年读书的日子里,龚曲此里和二连官兵共资助了24998.5元。

10年间,龚曲此里一直坚持给吉心梅写信,鼓励姑娘求学上进;并且4次到其家里问寒问暖,8次到学校去探望,了解姑娘的学习成绩。随后,吉心梅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获得两届挪威国王奖学金,还有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本来,大学毕业后,吉心梅可以到昆明的媒体工作,但当其得知家乡的学校因为一时缺少老师,有100多个学生面临着停课失学的问题时,姑娘心系家乡,转而回到迪庆州,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再后来,新的老师到任,她报考了公务员,还申请到高海拔和环境艰苦的德钦县工作。她说,自己一直铭记着龚曲此里叔叔的教诲——“尽最大力量为家乡做事,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危急时刻他让许多人走出绝境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龚曲此里的生命之光曾经闪烁在很多紧急关头。为了群众的安危,在洪水中、在火灾里、在冰雪围困中,一次次的危急时刻,都有龚曲此里一马当先,奋不顾身,从而让许多人走出绝境,重获新生。

那是2008年1月下旬,迪庆州遭遇特大冰雪灾害,进出此地的大部分公路断道。龚曲此里带着官兵四面出击,在零下19摄氏度的严寒中,连续奋战6天,包括大年三十之夜,他们都奋战在雪地上。

2006年1月,在扑灭虎跳峡镇森林大火的战斗中,龚曲此里过度吸入烟尘,引发高原肺病,一动起来就喘息不停。在这样的病情下,他坚持让战士用担架抬着自己进行指挥,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直至大火被彻底扑灭。

2005年盛夏,金沙江上游连降暴雨,沿江香格里拉县的五境乡、上江乡、虎跳峡镇大部分村镇房屋被淹,灾情严重,迪庆军分区组织3个乡镇1000多民兵投入抗洪抢险。8月25日这天上午,上江乡告急,龚曲此里请求行动命令,军分区政委说道:“你的风湿病那么严重,还是留守吧!”龚曲此里说:“我对那一带的地形熟悉,群众困在洪水之中,我都急死了,让我去吧,一点小病不碍事!”

一到灾区才发现,洪水随时可能涌进村寨,他给官兵下了死命令,又将民兵分成9个小组,包干疏散转移群众。随后,他带着一个小组向着最危险的土旺村进发,沿途挨家挨户进行搜救。越往低处走,积水越深;快进村子时,齐腰深洪水拦住去路。随行的参谋拦住龚曲此里,要把他留在村外指挥。龚曲此里大声喊着:“群众困在洪水中,我必须进去!”他第一个冲进洪水中,给身后的民兵探出一条路来。当天,9个民兵小组便搜救转移群众360多人。

……

几十年下来,龚曲此里得了一身的病,有高原综合症、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尿酸血病等等;很多人叹息,当初那可是个牦牛一样结实的汉子呀!多年的高原岁月,多年的辛苦劳累,拖垮了他曾经硬朗的身子骨。

事实上,龚曲此里有过能选择离开高原的机会,可是,他都放弃了;他说过,这里有党的事业,有自己的抱负,还有他离不开的各民族兄弟……

时至今日,龚曲此里离开一年多了,迪庆州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好军人、好干部并没有走远,他对各族群众的大爱已经长留人间,他的高风亮节也将感染、激励着更多后来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