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0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当一座座学校、医院、民房落成后,当援建队伍陆续撤走,灾区的人们会渐渐走出聚光灯,回到常态的生活轨迹。那个时候,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经营自己的家园。他们需要平视这个世界的力量,在这种平视中,寻到自尊和自信。

【特别报道】站在历史的节点眺望未来

——清明前夕绵阳灾后重建见闻

■本报记者 刘文宁
《工人日报》(2010年04月03日 005版)

清明节前夕,中央和北京12家主要新闻媒体的女记者一行,赶赴“5·12”重灾区四川绵阳,在一座座白墙青瓦的羌寨前,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为灾区重建“苦干两年,跨越二十年”的气魄和速度而惊叹,为援建单位与灾区百姓心连心的血脉亲情而感动,一路追寻着绵阳百姓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的真实的心路历程。

一个高频词——“不可想像”

采访中,从不同乡镇、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百姓口中,频频听到一个词——“不可想像”。他们用这个词表达着对“5·12”地震及震后重建的感受。

灾情之惨烈不可想像。“5·12”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689亿元。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裂、亲人的离散、家园的毁灭。

而更多的不可想像来自灾后重建——

6名两院院士指导、上千人次专家参与该市的重建规划设计,庞大的专家阵容不可想像;

抗8级地震强度的建筑设计,严格的资质审查,高标准的施工质量,不可想像;

纳入3年重建规划的7318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266.3亿元,相当于绵阳从1985年建市到2007年投资总和的1.5倍——重建的投资规模不可想像;

在“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医院、卫生院、文化站、敬老院先后落成,一条条道路陆续开通,一片片居民小区和农房相继完工;在北川新城“一天一个样”,167亿元的估算投资一步步化为新城的雏形——重建的速度和壮观场景不可想像……

所有的不可想像,都缘于2008年6月中央的那个决策——19个省对口援建四川灾区,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

由此,灾区的援建迅速、高效、井然有序地铺开。

感恩之情充溢大街小巷,它提升一种凝聚力,让人拥抱希望

随车前行,“辽宁大道”,“中原大道”,“山东大道”,一个个地名,让人有种地理位置错乱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四川?

为表达对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个援建省的感谢之情,当地不少道路、大桥、工业园区纷纷挂上了援建地区的名字,它们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脉亲情融入这片巴山蜀水。

浓浓的感恩之情充溢在绵阳重灾市县的大街小巷,她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安县沙汀实验中学主题班会上,在师生们合唱的那首歌“感恩的心”中,有她的优美旋律;

在中原大道赶路的70多岁老妇人“这辈子也没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的话语中,有她的真情道白;

在平武县平通镇文化站墙上悬挂的羌绣《绣不完的祖国情》上,有她的缤纷色彩,作品出自一位名叫张庆的学生之手;

在彰明中心敬老院老人那堆满皱纹的脸上,有她的沉静年轮。轮椅上、石凳上的老人们,安祥地看着社区人员表演的歌舞,身后是河南省民政厅援建的四合院,气派恢弘。

……

站在学生们用彩笔设计的感恩主题板报前,安县沙汀实验中学的校长在思考:感恩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什么?“当我们的孩子眼看着身边的学校一天天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盖起来,一张张全新的桌椅搬进气派的教室,他们会从小留下深刻的记忆。我们希望孩子学会感恩,提升一种凝聚力,培养一种责任意识,长大后,孩子们会懂得去回报社会。”

而江油市委书记易林更希望将百姓心中涌动的感恩之情升华为一种文化,融入血脉,传承下去。江油市太白公园内,一座感恩馆正在规划之中,全部投资来自当地民企的捐助。

一个考验人的承受力的节点;一个城市从灾难走向新生的节点

这是一个历史的节点,一个考验人的承受力的节点。

“5·12”之前,生活平静如常;“5·12”之后,骤然处于全国、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各路采访的聚焦,多方慰问、援建者络绎不绝。万众瞩目下,灾区的不少干部体力严重透支。有人总结出“白+黑”、“5+2”工作法,即白天加夜晚、5天工作日加两天休息日连续工作。

重建工作之繁之重之难,不亲临灾区,可能想像不到。

举个例子,行政区划的调整,放在平时,可谓一地重中之重的大事,会令各路干部忙得团团转。而在紧张的重建中,这仅是北川、安县千头万绪工作中的一项。

还有房屋重建,方式五花八门。有的要异地重建,有的要原址重建。盖房,原是农民一辈子的大事,从选址、规划、补贴、贷款、联系建材,乡镇干部要把它们压缩在规定时间内一路搞定,而且要同时面对几百户几千户热切盼望早一天住进新居的眼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一路上,随便采访一位当地干部,他们嘴里都能蹦出一串串的数字——纳入重建规划的项目有多少个,估算投资有多少,实际完成了多少,今年5月12日能完成多少……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数字,他们都熟烂于胸,那一串串的数字承载着他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忙碌。

廖凯,北川县桂溪乡党委书记、人大主任,震前有一副男高音的好嗓子,唱起郭颂的《乌苏里船歌》,屡屡博得满堂彩。“5·12”后的第四天,大批灾民涌向城市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行”,组织灾民返乡、就近安置。在房屋重建中,他又提出“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板房搭建原则,使该乡所有板房经历了洪灾和数十次余震的检验,无一例出现质量事故。从救灾到重建,他每天要不停地说,不停地大呼小叫,嗓音已明显吵哑,恐怕再也恢复不了了。

像廖凯这样的干部,在绵阳还有不少。

王理效,原北川县委组织部部长,现任绵阳市游仙区委副书记,第一个受命跑出北川县城,向市委汇报灾情,为部队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在他看来,从救灾到重建,灾区干部经历了两重考验:一重是失去亲人与家园的悲痛,一重是繁重的重建工作压力。而这种考验也大大锤炼了干部,他们的统筹能力、开放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都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

这是一个历史的节点,一个城市从灾难走向新生的节点。

“不留败笔,少留遗憾”,“后人能评价我们‘这帮人干得不坏’”——这是他们给自己设的“底线”。用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的严谨表述,即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接受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

他们的胃口远不是如期完成“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而是绵阳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欣欣向荣。

身后,是数千年巴蜀文明积淀的文明成果;面前,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提前20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美好光景——今天的绵阳人,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修复断裂的亲情友情,寻找精神家园的安全和给养

长期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不少灾区的基层干部习惯于沉默。

坐下来深谈,他们会有意回避失去家人、家园的悲伤往事,但眼神中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沉重,还有对昔日美好家园的眷恋。

廖凯的妻子和女儿在大地震中都安好,但他却告诉记者,不知道家在哪里。他原来的家在北川老县城,那里已成地震遗址,回不去了。他现在办公的地方在安昌镇,全家在绵阳买了房子,但“总有一种漂泊的感觉”。等北川新县城建好,他说可能会去那里落户,因为只有那里,才能找到熟悉的朋友、同事,一起喝酒,一起“吹牛”,那才是家的感觉。

“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更好”。从不少灾区干部群众身上,能嗅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也许可以把这种气息定义为一种坚韧,一种理性,又不尽准确。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支撑——一种好好活下去、一天比一天活得更好的支撑。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种进步,包括人的理性的成长,人的生命的坚韧。这种进步,包括一种力量注入人的骨胳、血脉,让人在今后的岁月里,更珍视生命本身的分量。用廖凯的话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自信。  

今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当一座座学校、医院、民房落成后,当援建队伍陆续撤走,灾区干部群众会渐渐走出聚光灯,回到常态的生活轨迹。那个时候,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经营自己的家园。他们需要平视这个世界的力量,在这种平视中,寻到自尊和自信。

王理效告诉记者,现在灾区不少人会问自己:“为什么当初我幸运地跑了出来?”其实,人们明白,住进了新房子,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快乐和幸福的全部。让人们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找到内心的安祥,还有待精神家园的重建。

那些断裂的亲情、友情需要修复,那一块块破碎的社会关系亟待连缀和织补。人们要从中找到一种安全和给养。比起建房修路,精神家园的重建将更为漫长,更为艰难。

4月1日,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大型舞剧《大北川》。废墟下,一袭羌族轻薄纱衣的依娜,用歌声和羌语,呼唤昏迷的恋人古尔玛,回忆起昔日羌寨能歌善舞的自己,在青山绿水下与古尔玛对歌起舞的场景,还有转山会定下终身的甜蜜……舞蹈诗剧为观众演绎着北川五千年跨越时空的文化积淀,以及在大地震面前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地动山摇的大灾大难,熄不灭痴情男女的爱情火焰。那生命精灵般的爱情之歌,在广袤的大地上将世代传唱,飘向山冈,飘向江河……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