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报道:全球反恐】恐怖主义不除 世界永无宁日
2010年3月31日,俄罗斯莫斯科,3000多人在卢比扬卡广场点燃蜡烛悼念莫斯科和基兹利亚尔爆炸事件的遇难者。CFP 供图
3月29日,警察在美国纽约大中央地铁车站执勤。在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站29日遭连环爆炸袭击后,纽约警方在地铁主要站点也加强了警戒。 新华社发 吴凯翔 摄
两名女人弹3月29日在莫斯科地铁站发动连环恐怖袭击,造成39人死于非命;紧接着,两名自杀式袭击者3月31日在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袭击警车,导致包括9名警察在内的12人遇难;这两起恐怖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令全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国际恐怖主义。
恐怖分子认为自己代表正义,以无辜人的生命和鲜血做代价,通过在社会和群众心理上造成的恐慌,以求达到最大的宣扬效果。恐怖主义没有借口,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或信念,纵有千般原因和理由,这种丧失人性、诉诸血腥暴力,尤其是把无辜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的冷血行径,都是不可原谅的!伤害无辜平民的行为必遭世人唾弃。倘若人世间的正义要以众多无辜民众的生命为代价才能彰显,那就绝对不是正义,而是邪恶!
恐怖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毒瘤
恐怖主义是一种反人类思潮,是社会矛盾斗争的扭曲表现形式,因此是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主题完全背道而驰的一股逆流,也是寄生在现代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古往今来有上百种,当今国际社会所面对的恐怖主义,是一种旨在制造恐惧气氛、有政治目的、主要针对平民目标的非法暴力活动。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恐惧性,是打心理战,主要以暴力(如爆炸、绑架、暗杀、劫机)或暴力威胁为手段,以传媒宣传为中介来制造恐惧气氛,对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造成心理压力,使其产生恐惧、担忧心理,产生不安全感。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肆虐的恐怖主义,已经越来越将毫不相干的无辜平民及普通公共设施作为打击的主要目标。恐怖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宣扬性”,力图使恐怖行为的影响“最大化”。
当代恐怖主义泛滥并祸及全球并不是偶然的,它最初多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或一定的地域范围。冷战结束后,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渐渐孳生蔓延,向全球扩展最终成为全球“公害”。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形成了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没有谁会主动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核心利益,美国成了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推动者。
这种角色使美国将触角伸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一时间,以弱肉强食为特点的“自由市场经济”和以美国价值为标志的“人权”和“民主”试图在从东欧到中东、南亚以及拉美和非洲的所有有别于“西方文明”体系的国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美国实施独霸全球战略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一些国家、民族和宗教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引起民族极端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美国的仇视,进而采取暴力形式表达其愤懑。
“9·11”事件是恐怖主义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本·拉登作为这一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的策划者,以反抗美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长期欺压为名策划了这次事件。作为历史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它昭示着恐怖主义从此走向国际化。
从那时起,各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势力纷纷向境外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恐怖组织,它所实施的恐怖活动都可能造成“国际影响”。
美国在“反恐”名义下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然而阿富汗战争未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一举全歼。
伊拉克战争更是荒唐,以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结果是子虚乌有,而伊拉克却在连年战争中变成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天堂”。恐怖主义将打击在伊美军作为“圣战”的一面旗帜,召唤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纷至沓来,使伊拉克成为世界上许多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目前,恐怖主义这个“毒瘤”仍在全世界扩散,“越反越恐”的局面仍会困扰国际社会许多年。
恐怖主义全球化趋势值得警惕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也加速了其全球化进程。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特征,而且它扩张的速度和广度明显大于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发展构成反冲击。
一方面,恐怖主义暴力最为深刻的根源往往在于经济利益矛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国与小国间、穷国与富国间、不同民族与宗教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变得更为尖锐突出,因此恐怖威胁有增无减。恐怖主义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各有关国家内部的政治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等各种矛盾尖锐化或畸形化,在于国际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或畸形化。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是当代恐怖主义的两大重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的恐怖主义组织有近60%与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美军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又造成了阿富汗问题的“外溢效应”,一些恐怖分子向邻近地区四处逃窜。这从客观上使中亚多国及周边地区的反恐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在此次莫斯科地铁恐怖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态说,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希拉里认为,绝大多数恐怖组织之间都有联系,“他们之间互相打气,交换训练技术、爆炸物和情报。”她说:“我们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不管你是在莫斯科地铁还是伦敦的地铁,不管你是在马德里的火车上还是在纽约的写字楼里,我们面对着一样的敌人。”与从前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比起来,美国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近几年,美军加大了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反恐军事行动力度,逼得国际宗教极端势力相应地调整了策略,加紧了向北高加索地区的渗透。
来自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原教旨主义分子多次通过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潜入北高加索地区,与当地分离主义残余势力相勾结,寻找时机,制造事端。
这一次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和达吉斯坦连续爆炸再一次证明,必须把俄罗斯的反恐斗争纳入到国际反恐的全局中加以审视。要想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根除恐怖主义,反恐斗争就不应该有盲点,就不应该有例外。因为国际上所有恐怖势力都是相互支持、彼此勾结的,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还存在孳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反恐斗争就没有结束,就必须动员集结起各国反恐力量,群起而铲除之。
在我国境内也有同样情况。达赖分裂集团和“东突”势力近几年越来越借助境外恐怖势力的支持,多次挑起民族纠纷,制造血腥事件。这说明,恐怖主义是无孔不入的。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科技发展,随着新科技不断涌现,恐怖分子也更多地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其恐怖活动服务,恐怖器材和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恐怖组织还网罗了一批高科技人才,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家间的边界日益开放,恐怖分子借机构筑国际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串通更加隐蔽方便,更容易把恐怖活动推向全球。与此同时,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制造、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进一步增大,电脑恐怖活动和利用核生化武器的超级恐怖活动更需要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以便共同应对。
打击恐怖主义任重道远
尽管恐怖主义来势凶猛,但它充其量只是干扰、阻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世界潮流的一个破坏性因素,而不可能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
恐怖主义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极端的暴力现象,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恐怖主义组织采取恐怖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对各国和国际政治进程施加影响,改变政治现状。其行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滥杀无辜制造恐怖气氛,间接影响政治进程;另一种是通过打击既定政治目标,直接改变政治进程。在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今天,无论恐怖主义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可能最终得逞。
在反恐问题上,人们已有共识——除恶务尽,必须斩草除根,但要走出“以暴易暴”的怪圈,要标本兼治,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大力改善有关国家的民生状态,促成其经济发展和持久政治社会稳定,这是治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反恐斗争不能与任何特定宗教和民族挂钩,军事打击要避免伤及无辜。
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促使国际反恐合作越来越密切,未来反恐应在联合国主导下进行,建立国家间反恐联盟,加强反恐合作;查封恐怖组织海外账户,切断其资金来源;同时要将军事打击与更加持久的经济、外交和文化手段结合起来,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消灭贫困,改变恐怖主义孳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加强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
总之,恐怖主义仍在全球肆意横行,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反恐斗争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