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09日 星期一

【科教时评】“镀金”式志愿服务不可取

■钱桂林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09日 05版)

漫画作者 李法明

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江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绵竹计划志愿者面试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当回答为什么要去当志愿者,去基层服务时,大学生们的心态非常务实,有大学生直言:“去西部志愿服务一年,这也是一种‘镀金’,只不过那些留洋的同学镀的是往上层走的‘金’,我们镀的是往基层走的‘金’。”

自觉自愿、乐善惜弱,从来都是志愿者的天性所向。真正的志愿者,才是时代的榜样。如“雷锋传人”郭明义,1990年以来,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郭明义正是凭着这一份赤诚的爱心,超越了人世间的一切名利浮华,折射着人性的光辉,烛照着更多的人去更多地为他人做好事。

可惜的是,在市场经济语境中,不少人身体力行的是功利主义哲学,并通过“利他”行为间接实现“利己”,最终形成经济交换意义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局面。

近几年,我国培养榜样的土壤似乎出了问题。南京两千应届生面试基层志愿者,他们直言是为加分而来,通过“镀金”去为日后就业、考研服务。这让我们嗅到了一股浓重的“功利化”味道。

志愿者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坚实力量,而这个力量的内部却被某些东西慢慢渗透。在社会热捧志愿者事业的同时,更应注意一种畸形的价值导向在逐渐诞生。

现在,社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志愿者事业认同为一种流行文化,基于大众效应的强大魔力,不少人争着挤上了这趟“志愿者”列车。

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功利化趋势有蔓延的倾向,真的令人担忧。正如第四届“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复旦大学参赛队的负责人、2009级国际政治系的罗成所言:“现在很多人做志愿者就是为了一张志愿者证书,就是为了将来在简历上写一笔:‘我去做过志愿者。’这样的人功利心很强,目标是单一的,他想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而不会考虑受助者的感受。也许他的效率更高,但理念是错误的。”于是,出现了那些为了简历“金光闪闪”而去基层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民间式的志愿者往往是原生态的,有着惟求“手留余香”的自发性。当大学生将做志愿者看成一种就业或考研的“制度选择”时,这样泛制度化的“志愿”善意里还有多少温情与本真?

大学生基层志愿者服务计划,本是一个很好的公益活动项目,但将之作为一种“镀金”手段,会使公益的天空布满阴霾。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便开始揩制度设计上的“功利油水”,很难想像,日后若没有了“油水”可揩,他们还会满腔热情地投身公益事业吗?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