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股市首现新股中止发行 IPO不败神话破灭

【新闻分析】圈钱的套路已走到尽头?

■本报实习生 赵剑影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10日 04版)

这是一个必将发生的事故——

6月8日,八菱科技因路演推介过程中,询价机构仅19家,仅一家之差被迫中止发行,成为中国股市首家新股中止发行的公司。这个案例戳破了中国股市新股发行20年不败的神话。

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机构不足2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一家之差”,这只是一个表层原因。这两天,舆论在热烈地探寻八菱科技折戟资本市场的“必然性”。

先了解一下南宁八菱。这是一家专业制造汽车散热器和暖风机的小型厂商。作为新股的首次公开发行拟发行1890万股,筹资3亿元人民币(合4600万美元),发行后总股本将达到7551.92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增汽车散热器、汽车暖风机生产线项目和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预计达29781万元。

再了解一下中国内地股市IPO的新变化。股市运行20年来,中国投资者一直将IPO视为实现资本增值的保险途径,稳赚不赔。但在近期,投资者对IPO的参与出现了戏剧性下降,一些新股在上市首日的表现使许多投资者认识到,即使在中国,股市也不存在稳赚不赔的途径。

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蕴藏在这个新变化当中。

2011年后,新股大面积破发已成为A股市场的常态。统计显示,今年上市的新股破发比例超过七成。投资者的新股申购明显下降,投资者纷纷选择“用脚投票”。发行人和保荐人想继续以前的老路子多圈钱,可破发不断,一级市场的赚钱不明显。

还有个变化,人们对二级市场也失去了兴趣。自IPO重启以来,由于缺乏对承销商的制度约束,个别承销商操纵股价,新股发行走的就是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路子。问世不久的主板的二级市场——创业板,也重走起主板公司“圈钱”的老路,新股也一度高价发行,引发人们对于创业板的前途的担忧。

股市专家侯伟说:“我们看到,至少一年以来,IPO的表现越来越弱,投资者对IPO的参与水平不断下降。”

“八菱这个公司本身不怎么样,二级市场这么差,发不掉也正常。”华西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曹雪峰说,“但以前可是再烂的公司也发掉了。”

“我们要为新股中止发行的出现欢欣鼓舞。”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因为这一方面这也说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董登新还表示,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投资者已逐步摒弃了盲目打新的旧做法。

老股民都知道,目前在新股的一级市场发行中,保荐人尽量包装上市企业以推高发行定价已不再是秘密,在这一个利益链中,主承销商和上市企业在高价发行中获取巨额利益,而一旦上市后,其破发带来的巨额浮亏却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负担。

但市场化过程中打破新股发行的利益链条是最难的事。券商直投或者保荐人个人投资让二级市场的溢价成为券商与个人的直接收益。只有放松发行管制,制止利益输送,市场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价。

英大证券研究所李大霄说,“拟上市公司应该改变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搞清楚IPO究竟是与投资者共赢还是仅仅想圈更多钱。”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