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14日 星期一

【重返红色故土】遵义:红军街上飘来幸福歌

■本报记者 赵福中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14日 08版)

红军街上,遵义群声红色文化艺术团正在引吭高歌。本报记者 赵福中 摄

重访红色故土,瞻仰遵义会议纪念馆,步行红军街,一种神圣、庄严的红色情结从心底油然升起。历史的画面浮现脑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红色年代。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遵义会议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纪念馆,历经76年的岁月洗礼,如今依旧巍然矗立。走过杨柳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等映入眼帘。瞻仰之后,记者踏上了红军街的石板路,一块“遵义赤色工会旧址”纪念碑吸引了记者的视线,记者也由此翻开了遵义工运的历史。

红军长征途中在遵义休整了12天,也点燃了贵州工运的星星之火。1935年1月11日,来自遵义各行各业的工人代表约400人,在遵义鲁班庙(现遵义四中)召开遵义赤色工会成立大会,由总政治部派来的红军代表宣布成立“遵义赤色工会”,木工代表邓云山当选为赤色工会主席。自此,赤色工会组织工人为红军筹饷、筹粮,开展群众斗争,红军长征带来的工运火种,在黔北大地以燎原之势熊熊燃烧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悠扬的歌声从红军街街头传来。记者关上回顾历史的闸门,循着歌声而去,看到一群身着红军服装的老人,正在深情地演唱红歌。

红军街上唱红歌,高唱幸福新生活。每天下午2点左右,这群淳朴、快乐的老年人就成为红军街上最亮丽的风景。《十送红军》、《长征》组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游客每行至此,都会驻足欣赏,或者以红歌队为背景拍照留念,或者随着旋律一起合唱。这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自发组成了“遵义群声红色文化艺术团”,每天来红军街演唱红歌,风雨无阻。

该艺术团团长杨文伦老人告诉记者,团里现有46名成员,都是退休人士,有医生、工人、教师、公务员等。大家从素不相识到协力同心,不仅为了共同的音乐爱好,更为了宣传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唱响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歌颂伟大的党,歌唱伟大的时代。

“是党和红军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哪有理由不去纪念、不去缅怀呢?”杨文伦说,艺术团里年纪最大的欧天龙老人是国企退休职工,今年76岁,和“遵义会议”同岁的他始终相信自己和红军有着特殊的缘分。

“1935年红军来遵义时我刚出生,如今又能在家乡这么美的红军街上唱红歌、宣扬红色文化,这就是我晚年生活最大的价值和幸福。”欧天龙老人精神矍铄,演唱时激情飞扬。

耳畔飘扬着优美、激昂的红色旋律,记者站在红军街头放眼望去,街道两边,遵义特产商铺林立,川流不息的人们熙来攘往。这条街已发展成为遵义最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成为当地名特优产品的展示台。

“这些年老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好了,来遵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一家粉面店的老板喜滋滋地说。

有100多年历史的遵义谢氏蛋糕第三代传人谢忠权告诉记者,当年红军长征过遵义打土豪、分田地,他的祖辈由此才摆脱了给地主当长工的命运,如今谢氏蛋糕已经从最初的一家店发展到多家分店。下一步,他计划投资500万元,开一家遵义市规模最大的糕点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全家的现在。” 谢忠权激动地说。

是的,如果说革命的杨柳街浓缩了遵义过去的历史,那么繁华的红军街则折射出遵义的现在。

改革开放以来,遵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口由3万人增长为70万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名副其实的黔北“重镇”。遵义还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诸如国酒茅台、贵州钢绳等著名企业都坐落于此。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跨步“十二五”的战略布局中,它更如充满活力的青年,意气风发,继往开来。

幸福的歌声在耳际久久回响,岁月像贯穿遵义城的江水一样流逝,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则和红军街一样,永驻遵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