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言论】《永远的忠诚》感动了我们

刘建民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17日 05版)

本周二,随着最后两集的播出,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完美收官。

这部24集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12天的播放期里,多次位列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率全国第一。最高时,收视率为3.35,收视份额达9.2692。也就是说,在那一天,全国将近有10%的观众在黄金时段收看《永远的忠诚》。12天里,网上也是热议不绝。

热情追捧的不止是普通观众,专家学者也赞语连连。

“不仅是感动,应该说是感到震撼。”知名评论家李准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因为《永远的忠诚》镜头对准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而小岗村又是尽人皆知吹响中国改革开放号角的地方。1978年,村里的18条汉子摁下了手印,决定干一件分田到户的大事。所以,《永远的忠诚》理所当然被视为农村题材。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则将其与《篱笆·女人·狗》、《希望的田野》并列,赞其为印象中最好的三部农村题材电视剧,极具现实主义真实和文化批判精神;

因为是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已故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生前事迹创作拍摄,《永远的忠诚》又被列为英模题材。评论家范咏戈将其归于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去认识英模人物,对既往的历史和当下现实持有双重尊重的创作态度,并能下力气让人物从平凡的琐事当中站立起来,对英模题材人物剧提供了新的启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为什么《永远的忠诚》如此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拥有如此高的收视率?为什么专家学者如此大加褒奖?

理由十分充分。

《永远的忠诚》集结了一个优秀的创作班底。主演张国强在《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唐山大地震》中出色的表现有口皆碑;编剧石零的《宰相刘罗锅》等也曾引发收视热;导演张绍林的功力我们已在《水浒》、《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中领教过;吕中、陶虹、魏宗万等人的演技之佳早有定论;总制片人严从华的名字也已和《大宅门》、《汉武大帝》、《人间正道是沧桑》分不开。优秀的创作班底为《永远的忠诚》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张国强此次的传神表演,更是得到了沈浩妻子的高度认可。

《永远的忠诚》编导演以一种久违的方式与精神进行创作。如果没有编剧、导演以及演员几次来到小岗,前前后后数月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如何能了解生活,了解小岗,了解沈浩,了解农民?如果没有这种久违的艺术创作方式,制作团队如何获得深切的体验和感动,创作中如何充满了激情?而缺少体验和激情的创作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在许多人眼里,主旋律与收视率难以调和统一。《永远的忠诚》讲述的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2004至2009年六载下派时光,三度被“红手印”挽留,把青春与生命献给了“中国改革第一村”的故事。其主旋律色彩浓得不能再浓,该剧的拍摄也属于“命题作文”,偏偏它的艺术魅力磁石般吸引着我们的视线。

这艺术魅力首先体现在其现实主义精神上。正是因为编导演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面现实,将镜头切入到诸多现实矛盾中,诸如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等。同时,也深度关照着沈浩这个人物内心的信念、欲望与冲突,才使得剧作充满了厚重的力量,人物具备了人格魅力。《永远的忠诚》回答了诸多观众的疑问:1978年,小岗人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可当沈浩来到小岗村时,当时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过2000余元。是什么阻滞了小岗人进一步前行的脚步?沈浩如何与落后的陈腐的势力角逐,为小岗人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追求,并因此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永远的忠诚》没有以喜剧的目光,演绎农村社会的风情,它不是那种轻浅吟唱乡村牧歌的饰品。《永远的忠诚》甚至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勇气,让人折服地描写了沈浩和两个当年大包干带头人的矛盾冲突。正是对既往历史和当下现实的真诚描述,为世人清晰认识中国的现实农村,提供了真切详实的艺术样本。

正因为有了这诸多缘由,《永远的忠诚》不仅初上荧屏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还将以里程碑的风采为今后的农村题材和英模题材影视剧提供受用无穷的启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