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一

郑州首次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考公立高中。人们在叫好的同时,也在担心:欠账太多的高中教育难以满足上得好的要求,今年近三万人参加中考,招生计划仅为23366人。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果全部报考郑州公立高中,高中学位将会严重不足——

高中大门朝“农”开 几家欢喜几家忧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王乐 王基名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3日 05版)

河南郑州中考将于6月25日举行,对于即将走入考场的3万名考生而言,考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自己今后3年能否享受到郑州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学籍在郑州而非郑州市区常住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首度被允许报考郑州市公立高中,持续多年“因户口问题无缘好高中”的局面终于被打破,1万多名在郑务工人员子女终于有了享受城市高中教育资源的机会。

然而,面对有限的招生指标和相对稀缺的优质高中资源,农民工子女在郑州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如何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孩子们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依然是摆在郑州市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 很高兴孩子不用折腾回老家了 ”

6月21日晚上10点,在郑州市区东韩砦附近的一所中学里读初三的小理依然在埋头苦学,准备迎接4天之后的中招考试。

小理的父亲理国友是来自河南周口太康县的农民,2005年和妻子来到郑州打工。因为家里没有可靠的亲戚照顾,小理不得不和父母一起来到郑州上学。

“回到老家孩子没人管,肯定就把孩子的学业给耽误了。”理国友告诉记者,作为农民工,最希望的就是子女能在城市里考所好高中,上所好大学,比自己有出息。“今年幸亏出了这个好政策,孩子可以报考市里的高中,很高兴孩子不用折腾回老家了。”

“允许外来学生就读是一项好政策,但前提是学校有接纳能力,不要影响到我们这些本地学生上高中。”6月22日,正在准备中招考试的郑州市五十八中初三学生小张面露难色地说,自己在班里学习成绩中等,现在竞争大了,压力真的很大,身边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今年都特别担心上不了好高中,一些同学开始打算读职校或者出国。

作难、不满的同样还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在郑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担心过多挤占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郑州1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仍然限制非郑州户籍学生报考。

据统计,目前在郑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非郑州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总数已达到15万人,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加着。

多年以来,由于政策上的不衔接,这些孩子在初中毕业时,不得不面对返回原籍报考高中的痛苦抉择。按照河南省相关规定,各流入地政府要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买单,而高中段教育则仍主要由学生流出地政府来解决。

“很多在郑州务工多年的家长反映,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郑州就读,到了高中要回老家读,孩子不适应,学习习惯、课程都会脱节。”曾对郑州市农民工子女做过调研的一位郑州团市委干部告诉记者,如果上私立高中的话,差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会耽误孩子,好学校动辄上万的高额学费,一般农民工家庭肯定承受不起,实际上等于是剥夺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资格。

一些初中学校同样对于“限考”表示不理解。一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这些外地学生是政府分配进校的,学校培养了三年,却不让参加郑州市的中招考试,这对学校的升学指标影响很大。而留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的,只能报考职业学校、民办私立高中,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

好政策面临 “ 两难 ” 困局

事实上,随着接受义务教育的在郑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要求和城市孩子享受同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呼声日益强烈。

“政策的支持和城镇化的推进是根本原因。”郑州市中招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郑州从2003年起在全省带头,要求公办中小学校向外来学生敞开大门,而且与本地学生一同编班,享受同等待遇,使一些市内学校的外来学生比例已经接近四成,这就不可避免地让允许在郑务工人员子女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就地参加中考提上议事日程。

近日,郑州市教育局决定在去年允许外来学生报考非示范性公办高中的基础上,放开了市级示范性高中和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报考权,规定在郑州市区学校就读并注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填报郑州市范围内除1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以外的所有公立高中学校,并可以报考市级示范性高中和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面向全省招生的创新实验班、宏志班及天明班等。

“逐步放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州上公立高中,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介绍说,郑州市今年首度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考除省级示范性高中以外、包括市级示范性高中在内的所有公立高中,是具有突破性的一步。

大量接收外来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人们在为这个好政策鼓掌的同时,却引发一些郑州本地市民和学生担心: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果全部报考郑州公立高中,那么肯定会挤占全市很大一部分高中教育资源,郑州本地的一些初中毕业生会不会面临无高中可上的局面?

家长和孩子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据郑州市教育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郑州市区有学籍的初中毕业生有32366人,29270人参加普通高中考试。而郑州市区普通高中全部招生计划为23366人,这意味郑州市今年将有5400多名初中生没有办法迈入高中大门,而上好高中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实际上,郑州市现在处于‘两难’境地。”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城市化步伐加快正让郑州这样的城市形成新的教育供需矛盾。一方面是学校增加的速度远不及学生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增加的速度,使得很多学校负重前行,城市教育陷入了“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的怪圈,另一方面郊区和农村高中由于生源外流严重,教学质量和水平严重滑坡,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 上得好 ” 仍需教育资源再倍增

尽管郑州市教育部门已采取措施,要求郑州市区普通高中今年通过扩招、强校托管弱校、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学校的管理,增加高中学位。但由于欠账较多,尤其是新建小区配建学校的步伐没跟上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激增,郑州市高中教育同样阵痛连连。

“根本问题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明锁教授说,从2003年起,郑州市允许外来学生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但只能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民办学校。“从不能考试到能考试,从不能上公立高中到能上市级示范高中,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的求学之路愈发平坦。”

张明琐认为,教育公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其子女面临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行的户籍和学籍管理制度下,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仍有较大困难,只能通过措施一步步实现,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除了通过扩招增加高中招生名额外,郑州市教育局在普通中专和中职学校也相应的扩大了招生规模。“在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考郑州市公立高中的同时,中职、中专提供的大量学位,基本上能保证在郑州市区就读的学生都‘有学可上’。”郑州市中招办主任田保华说。

目前,郑州市教育局已制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工作方案:未来两年,郑州市将拿出21.54亿元,使优质学位增加45810个,其中增加初中学位11600个,高中学位6200个。随着今后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将逐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输入地当地学生同等待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