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大象无形

——评刘鹏凯《心力管理》

钟祥斌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4日 07版)

我在各地进行“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的讲学时,到过不少企业,结识不少企业家,刘鹏凯就是其中一位。多年来,刘鹏凯出版了《黑松林,我的太阳》、《细节的响声》、《漫话企业细节管理》和《漫话企业文化管理》等多部著作,最近他又送我一本新作《心力管理》。

翻开刘鹏凯的这部《心力管理》,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黑松林之中,处处闪现着他的文化悟性和哲学思维。作者将管理中的点滴凝聚于笔端,将其整合于对企业管理的执着探索中,更具系统性,更有可追溯性。

透过《心力管理》,凝视刘鹏凯,其人其文,别具洞天。高中毕业,当兵未成,进入工厂。工厂12年,发表文章30多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十多项,专利六项。后过关斩将,进入黄桥镇工业公司,又放下救生圈,下海到濒临倒闭的泰兴县粘合剂工厂当厂长,历经数载,将其改造成今天名闻全国的“黑松林”……种种遭遇,历历坎坷,未曾令刘鹏凯畏缩或世故,倒练就一副开阔胸襟,一腔潇洒情怀。

刘鹏凯是一个企业家,天生的细致与敏锐的观察,使得他的企业管理别具一格。人本管理的最佳境界是心力管理。心力管理,润物无声,细微之处见精神,是将企业员工的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的过程。

刘鹏凯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现代企业管理,再现着人文精神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以静制静(《以静制静法》)达到更深层次的管理,直指人的心灵;以“酒饮微醉,花看半开”的难得糊涂姿态看问题管理(《草堆寻针法》);以南风般的亲和管理,改善心智,培育员工心力(《“南风”法》);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知识“杂交”,将生活中蒸馒头的实用技术,化为日常工作中创新的管理基因的《做馒头法》……在他平淡而细致的描述中,给管理者以深思以启迪。

小桥流水润泽其笔墨,亭台楼榭陶冶其情怀。在充满人文色彩的黄桥古镇,蕴育出传奇的黑松林,而传奇的黑松林则是刘鹏凯《心力管理》的创造结晶。

若有人问,何为《心力管理》,说来听听!

刘鹏凯这样回答:

心力管理:含蓄的美——于无声处的较真!

他说:

一天,我到市场部“转悠”,看到几名回厂休整的营销员,就跟他们开了句玩笑:“你们看涂刷后的厂房像刚穿了件新衣裳,墙边落下的乳胶漆,多像漂亮脸蛋上的雀斑啊!”市场部部长心领神会,来了个紧急大动员,安排在厂的营销员找来水桶、清洁球等工具,把滴落的乳胶漆收拾干净。

有些事情巧妙的暗示比直白的批评更有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人被批评后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工作上;另一种情况是明白“批评是买主”,是为了进步,便会服气、服输,会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墨分五色,一个企业,管理要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对于那些见多识广、聪明灵活的营销员,严格的管理有时无需用重槌,只需旁敲侧击,以善意的启发点到为止,就好比作画的人,必须精心布局,在谋篇动笔之前,就成竹在胸。意在笔先,使观点意识向解决问题集中,让他们在自觉的心态中觉悟、感悟,淡淡一笔,却是画龙点睛,容易被人接受。浓淡相宜,于无声处使人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

将批评含蓄蕴藏在巧妙的幽默之中,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留白艺术,让人回味,使人感触,在特定条件下,有时一种用心的聪明批评却能发挥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刘鹏凯说得真好,可惜本文篇幅有限,只好引了这一点点。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其中,即获得精神层面的适情畅意,并借以达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物有余”、“心无所放”的自由境界,《心力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