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重理轻文,考生追求功利,高校人文学科匍匐前行
【热点观察】名校“百年学科”竟靠调剂生源苦撑门面
截至6月25日,全国八成省市区公布高考考生成绩和分数线,考生和家长开始奔走于各大高校了解学科情况。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里,一位前来咨询专业的家长说:“孩子预估能考550分。前来咨询华师经济类专业分数线大概多少?”当有人建议其填报华师的名牌专业历史学时,家长却一脸茫然。“大学还开设这门学科?就算有我也不让孩子报,这多难找工作。现在不都流行经济、法律么?学热门专业才有出息。”
“百年学科”遭遇学子弃学
本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多数家长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倾向于理工类,由于考生和家长看重眼前利益,人文学科近年来出现了乏人问津的尴尬现象。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着百余年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国学大师如钱基博、张舜徽等都曾在此任教。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里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坚力量。可就是这样的专业,现在却出现了需要靠调剂生源来撑门面的局面。该院系相关负责人透露:“每年招生人数中有20%都是调剂生,第一志愿多是填报理工类专业。去年还有2名上线考生弃学复读,到了大一下学期,又有6名学生转到其他学院。”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武汉大学。武大哲学院是由前校长李达筹建的,在教育部发布的《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仅次于北大名列第二。中国社科院在《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出该校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居全国高校哲学院系的首位。意外的是,武大的哲学专业仅去年就有6人弃学,中文、历史等专业也出现了弃学现象。
学人文学科并非毫无出路
学人文学科真的没有出路吗?其实只要潜心研究,人文学科还是大有发展空间的。可很多学生在迫不得已学人文学科后,上学目的就只剩下如何找工作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的学生李云说:“当初第一志愿报考的并非现在的专业,迫于就业压力只得‘被考研’,读研也只是想混个文凭。社会对我们专业的认可低,需求小。我大多数时间都在读英语,确实没心情去做研究。毕业后能找份工作才是最大心愿。”
同样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芮鹏却不这么看:“为了就业,人文学科学生多钟情于‘考证热’。司法考试、英语考试成为他们的奋斗方向。多数学生不能实现理想的原因是并未专注于学科研究。”
“我今年考上了厦门大学台湾史博士生,还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本科时,我是一名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但是我热爱社会科学,考研时我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台湾史。三年里我没有考证而是做研究。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地。”他如是说。
而与此同时,一些理工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经过多年打拼后依然没有建树,于是将其曾就读的名牌理工科大学戏称为“打工仔摇篮”。
人文学科关乎国家竞争力
面对重理轻文的社会现象,武汉大学副教授李勤表示:“人类的幸福并不单纯取决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文明社会需要有合理应用自然科学与技术新成就的制度和价值观念。这就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张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谈到:“近代以来,很多人将落后的原因全部归咎为技术的落后,忽视人文社科在国民教育中的强化,以‘器’代‘道’,认为文科专业无用武之地。现在人的欲望打开了,价值观开始松动,现在很多社会乱象,都与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在国民价值观构建中的主导作用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光斌曾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新观念带来好的制度,而好的制度才有可能使科学技术产生并得以发挥更大效益。因此,像重视工科一样重视社会科学,是由国家发展的根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战略。”
“任何一个时代总有甘于进行理论思考和哲学研究的人。而以往的历史表明,真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总是超越于时代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教师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