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我在这里找回自信”

——郑州首家留守流动儿童“心灵成长基地”探营

本报记者 余嘉熙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7日 004版)

“心灵成长基地”的行为训练活动之一——做游戏。

郑州城郊中午无处可去在公园写作业的孩子 。

“ 心灵成长基地 ” 诞生 , 为缓解农民工子女心理焦虑试水 。

农民工“只知抚养 ,不知培养”埋下子女心理隐患

第一次收到新书包和文具、第一次参观郑州市科技宫和动物园、第一次有大学生姐姐给自己当“家教”——在郑州上了2年学的小雨菲觉得,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终于开始“像个城里的孩子了”。

在郑州,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教育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像小雨菲一样在陌生的城市里开始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

然而,从农村到城市,对于这些未成年人而言,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远非一纸政策就能够解决。

小雨菲是幸运的。得益于河南郑州市首个留守流动儿童“心灵成长基地”今年4月中旬在邱砦小学成立,小雨菲和她身边的一群小伙伴们越来越开朗和自信,笑容在脸上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河南工业大学大三学生樊正兰是小雨菲的“义务家教”,如今每个周末都要到邱砦小学给小雨菲辅导功课、陪她聊天。

“刚接触小雨菲时,她有些自卑,不怎么爱说话,与小伙伴们交流也少,心理上总是有些焦虑不安。”樊正兰说, 在这个基地,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工,平时忙着在郑州 “打工赚钱”,和孩子的沟通只是简单停留在“吃饱穿暖”上,很少对孩子进行心灵上的关注,说白了就是“只知抚养,不知培养”。

作为一名大学生,樊正兰如今和7名大学同学一起,报名成为了“心灵成长基地”的志愿者,与邱砦小学的8位农民工子女结成了“一助一”的爱心帮对,负责专门收集这些孩子在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

除了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的爱心帮扶,在邱砦小学这个留守流动儿童“心灵成长基地”,学校老师还要接受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的定期培训。

“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对农民工子女的帮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杨俊蕊介绍说,限于经济状况和工作环境,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相对较弱这个现状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学校和社会各界应承担更多责任,给予更多关注。

杨俊蕊说,通过学校老师的培训,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他们日常的教学中。“比如说,老师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如果把机会更多地留给农村孩子,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帮扶,能够让农民工子女有效树立自信心,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据了解,这家由共青团郑州市委成立的郑州首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灵成长基地”,如今已让全校近1400多名农民工子弟受益。其主要以“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为服务方式,以心灵成长、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专业性志愿服务队为主要服务力量,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城乡差距”冲击幼小心灵

“偏离”的本性如何找回?

然而,并非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像邱砦小学的孩子们那么幸运。

据不完全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郑州市区中小学目前共有非郑州常住人口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3万余人,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加。

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今年1月份开展的调查显示,在郑州的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都在做着高强度、低回报甚至高危险的工作,平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加上多居住在城中村流动人口集聚的出租房里,难以融入城市环境,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上存在问题,性格内向、孤僻,遇到问题容易烦躁不安。

“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学习条件有限等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学习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此次调查数据还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到郑州之后,更多地体验到自己和城里孩子的差距。2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觉得“没有人跟我说话”, 5%的孩子称“同学家的房子很大很漂亮”,6.3%的学生称“同学家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玩具”,语气中充满了羡慕甚至嫉妒,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子弟为了缩小差距,竭力从外表上改变自己,甚至通过染头发、穿奇装异服和打架、玩网络游戏等事情上显示“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城乡物质条件的差距,很可能对初进城的孩子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教育专家此前通过调研得出结论认为,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喊了很多年,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死角”和“盲区”,这也使得那些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往往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要么调皮捣乱、不思进取;在性格发展上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部分孩子表现积极,部分孩子则性格相对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

“未成年人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获得自我肯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是在新环境中内向消极、不太合群,还是过于积极表现、渴望得到认可,都偏离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 郑州大学心理学专家张承凤认为。

仅靠学校力量远远不够

联动机制亟待建立

事实上,正是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多的学校呈现出城里孩和农村娃两级分化的趋势。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甚至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一起难于管理为由,人为设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或在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农民工子弟班”,搞“贴标签”式的分开教育。

在郑州,农民工子女在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扎堆的现象同样严重。地处都市村庄的邱砦小学,由于附近居住了大量农民工,全校1500多名学生中,80%以上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一些家长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孩子送到农民工子女多的中小学校,原因就是“离家近,孩子家庭条件差不多,能玩到一起,不容易受欺负。”最害怕的是孩子搞攀比,本来就没多少时间管教,一旦孩子对某些不法行为盲目模仿,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

“普遍来说,刚从农村转学来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容易受到城市同学的嘲笑。”郑州市二七区一所重点小学的李老师介绍说,这些学生在农村学习内容单一,和城市学生的差距很大,一些学生不仅说不好普通话,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特长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一些孩子也因此远离人群、选择逃避,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个性发展各方面的障碍。

“客观来说,农村和城市孩子各有长处和不足。”“心灵成长基地”创始人、 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说,农村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普遍较同年龄的城市学生高一些,生活中更能够忍受挫折、不娇气,在父母面前更多顺从、更少叛逆。这些孩子更加热爱劳动,比起本地孩子,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更能吃苦。而城市孩子在交际能力、知识面和接受新鲜事物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城乡学生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其实十分有利于双方健康成长。” 袁林方说,农民工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同样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要消除农民工子女内心的不安,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还要建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联动机制,让更多的群体、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共同关注他们。

目前,共青团郑州市委已决定在首家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20所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成立“心灵成长基地”,同时在郑州市所辖郊县成立“心灵成长基地”,招募更多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律师资格的志愿者,使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益。

(本文配图由“心灵成长基地”提供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