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伟大历程】心系“三农”安天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华社记者 代群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8日 001版)

对于安徽农民车海亮一家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促其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先是家里的农业税不交了,省下的钱虽不多,可一家人很高兴。”

“接着领到一张信用社的卡,每年国家向卡里存粮食补贴的钱。”

“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免了。”

“家里四口人都有了医疗保险。”

“多予”“少取”“反哺”,这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词,在车海亮一家的“幸福轨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走进“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小岗村,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忆起小岗之变,依然感慨不已。

1979年早春,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大包干”。“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解决了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

温饱之后,如何让数亿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年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严宏昌说,分田到户第二年,小岗村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之后的20年,小岗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

小岗村的经历,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当时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处于十分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

对于中国来说,9亿农民是一个作出过巨大奉献的群体。

200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在着眼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在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回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依照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刘延年说。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说:“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中央多项重大涉农政策高强度密集出台,其支农力度之大、强农措施之强、惠农政策覆盖之广,前所未见。

从向农村“取”到向农村“予”,这一历史性转变,仅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2006年,延续了2000多年中国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被中央一号文件画上了句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接踵而至。从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和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绩。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10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增量达到766元,刷新历史纪录;实际增幅超过城镇居民……

农民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的农村依然还有不少人口处于贫困中,农业和农村基础在一些地区依然薄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靠几代人艰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取得新的胜利,广大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幸福!

(据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