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9日 星期一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走进藏路】雍布拉康山脚下的 第一位“牵马人”

本报记者 张锐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9日 08版)

在雍布拉康山脚下,一列由41位牵马人和他们的藏马组成的马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藏马租骑和照相服务,带动了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也使自己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而这41位牵马人中的那个“第一”,就是他们当中的领头人,57岁的格桑多吉。

1996年以前,格桑多吉和大多数藏族农牧民一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为了一家五口的生计,他四处奔波,驾驶过手扶拖拉机搞运输,办过家庭磨面房,用毛驴为雍布拉康驮过水,每年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

随着当地旅游业不断发展,到雍布拉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格桑多吉从驮水的毛驴身上得到了启示:雍布拉康海拔3700米,上山的路蜿蜒崎岖,对初到高原旅游的游客来说,攀登150米的山路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何不利用藏马搞租骑服务?

很快,格桑多吉用3000元买回一匹藏马,稍做装饰,以供游客租骑。就这样,格桑多吉成了雍布拉康山脚下的第一位牵马人,第一年藏马租骑的收入就有4600元。

尝到旅游业带来的甜头后,格桑多吉又先后动员了18名当地农牧民参与到藏马租骑服务中来,并把自己接待游客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位牵马人,嘱咐他们注意安全、卫生、服务用语等。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藏马租骑供不应求,牵马人的收入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在每年7至9月份的旅游旺季,每天最多能挣到200元,一年最多的时候能挣到14600元!”格桑多吉说。

现在,格桑多吉每天穿着传统的藏族服装,牵着自己精心装饰过的那匹头戴彩花、身披漂亮马鞍的藏马行走在通往雍布拉康的山路上……他一边小心地牵着马,一边为游客介绍雍布拉康的传说、西藏历史上的几个“第一”以及他所知道的藏民族文化……游客骑马上山、下山,一个来回30元。

“你好,骑马吗?走大路,很安全。”现在格桑多吉的汉语已经能讲得很好,而且还会简单的英语和日语。但最初,他连汉语“骑马”都不会说。

在格桑多吉的胸前挂着乃东县旅游局颁发的“马队上岗证”。乃东县旅游局局长达瓦介绍说:“为提高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能力,该局组织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目前,乃东县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服务的农牧民共有150余户、385人,2010年共创收95.6万元。截至今年6月20日,全县共接待游客7975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53万元。

如今,格桑多吉家的房子已经由以前的土房换成了水泥结构的藏式房。新房很大,正对着雍布拉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