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30日 星期一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走进藏路】“保护环境是西藏发展的命根子”

本报记者 张锐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30日 03版)

在西藏自治区首都拉萨市的西北角,就是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眼望去,四周翠绿一片,鸭子在水中嬉戏,蓝色的蜻蜓不时轻落于芦苇叶上,清爽的风阵阵吹来,拉萨市午后的炎热渐渐褪去。

在这里,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向记者一行介绍了西藏近年来的环保工作,他说,“保护环境就是西藏发展的命根子”。

西藏的环保工作从拉鲁湿地谈起。拉鲁湿地2005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2平方公里,如此大面积的天然湿地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西藏的人文名片,那么拉鲁湿地就可以说是西藏的自然名片了。

如今,拉鲁湿地已经成为拉萨市的主要氧气补给源,是黑颈鹤等一些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对调节拉萨市的气候、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乃至蓄洪、防汛都有重要作用。

但今天的一切,得来并不容易。据了解,1998年的时候,这里将近一半的面积已经被开辟出来种大棚蔬菜,周边老百姓让游客在这里骑马搞旅游,北坡的山体那边还有20多家采石场在采石。直到1999年,这里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又经过了6年的建设和管理,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城市里的天然湿地才得以保存到今天。

而当年一些砂金开采企业的存在、以及对虫草无序采挖等行为对西藏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据张永泽介绍,2004年,在崩纳藏布河18.5公里的河段里,最严重的时候曾经有2000多人、上百条船停在那里淘金,到 2006年1月1日,所有砂金开采企业都被叫停、关闭了。而如今虫草的采挖也采取了发证的办法,一人一证,严格控制。同时,为了保护西藏的环境,不发展火电、造纸、化工、燃煤、钢铁等企业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而早在2004年,拉萨市就已经全面禁止白色污染,所有的超市、商场里都不提供塑料袋,而是免费提供环保购物袋。到2010年,西藏自治区已经实现全区禁止白色污染。

如今,西藏正在成为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张永泽骄傲地说,“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区,可以说没有喜马拉雅山,就没有江南水乡,因为在非洲同纬度的地方,那里是沙漠。而西藏的生态环境也会对气候、降雨产生影响,同时西藏还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区域。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世界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但他也坦承,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西藏的大环境产生影响,冰川融化、雪线上升,这些对青藏高原影响很大,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的难点。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一些大的环境做些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在拉萨到日喀则之间的防风林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可以减少大风天气三十多天。未来,我们还要继续积极、主动地做好建设和保护工作,慎重处理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张永泽说。

(本报西藏拉萨6月29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