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征文】《相约星期二》的生命启示

赵玉明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1日 06版)

捧着《相约星期二》,我为自己买到一本好书感到欣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1994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阿尔博姆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14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在这14个星期里,从第一周的“谈论世界”入世开始,到第14周的“道别”出世结束,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等等,一个人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浓缩在这14周里,这14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而这本书的出版更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原先米奇并没有写这本书的打算,但莫里老教授在生命的最后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他的家属欠了很多的债,于是米奇决定写出这本书,所有的报酬都用来偿还老人遗留的债务。

纵观我们的一生,从哭啼着来到这个世界,便开始了一场没有停息的赛跑,上学、就业、升职、结婚、创业等等。一路上,超越别人,超越自我,太多的目标等着我们去追赶去实现。静下心来,认真细想,这真是我们“需要”的吗?不是,而只是我们“想要”。而我们自己,却在“想要”的过程中渐渐走向衰老,没有了旺盛的精力,没有了强健的体魄,没有了敏捷的思维。接下来的人生,就是自然规律的战车滚滚向前,直指死亡。面对死亡,莫里老人说:“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并且,他一再重复的一句话:“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相约星期二》让我爱不释手。对照书中14堂课的主题审视自己,我生命中一个个无法解答的难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已是深夜,橘黄的灯下,掩卷时已泪水涟涟。而心已平静如一池秋水,微澜而清凉。

阅读《相约星期二》,探索死亡的意义在于让你懂得生命的本质,让你学会爱、宽容、幸福和更好地生活。感谢莫里和米奇,感谢《相约星期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