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喜剧式的悲情

马朝兰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1日 06版)

正如叶兆言在此书中所说一般,身为写作者,总是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吹捧。在别人著作的封底写几句推荐词,来一段广告语,如今正变得时髦。有时是被迫这么做的,圈子很小,抬头低头都是熟人,常常碍于情面,出于无奈。

叶兆言主动为《爸爸,我们去哪儿?》一书写了篇中国版的序。也许,在中国版还没出来之前,很多人就已经听过了这本书的大名。

在法国,出版不到两个月,就创下了单日销售两千本的佳绩。接着,荣获2008年度的费米娜文学大奖,且稳居畅销榜第一名。

在中国,在作者这个圈子里,畅销书这三个字,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并不算是一个褒义词。尤其是对作品本身。畅销意味着市场。而市场,则意味着作品没有深度。至少在中国,大家是这么一个概念——好书,有深度的书,几乎都不会畅销。

因此,对于法国作家让·路易·傅尼叶的这本《爸爸,我们去哪儿?》,我并不感冒。如果不是朋友赠送,如果不是恰好碰上长途火车,如果不是无聊至极,我想,我绝对不会翻开它。

书很薄,且很精致。天蓝色的外壳,看上去确实很市场,很讨人喜欢。打开书,刚匆匆浏览过十页,我就后悔了。我退回来,从第一页开始翻,慢慢地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印象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这么看书了。生怕错过书中的一个字,生怕错过短小篇章里的一个情节。

有人说,生出一个残障儿,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而傅尼叶,竟遭受了两次。

在法国文坛和电视圈,傅尼叶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在一身光环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他多年来避而不谈的两个残障儿。40年后的今天,他决定送给他的孩子这本书,尽管他们看不懂,尽管他们其中已经有一人离去,他还是决定表达他的歉意,以及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爱。

然后,傅尼叶并不想用悲伤的文字来表达。他以幽默的口吻,诉说身为残障儿父亲的经历,甚至轻松地和儿子们开起了玩笑。他不想让读者们哭泣,他只想带来欢笑,但这样的叙述,却更为精准地刻画出了一个父亲的痛苦挣扎。

相较于众多描写苦难和伤悲的题材,《爸爸,我们去哪儿?》打破了我对悲伤的看法。傅尼叶选择直率地嘲弄自己的遭遇。正如他所说的:“幽默,是对付痛苦最好的武器!”

原来,面对悲伤和不幸,我们真的可以用不流泪的方式来面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