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2日 星期一

【红旗飘飘】从“十送红军”到“十谢共产党”

新华社记者 朱国贤 何天文 王丽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2日 003版)

2011年,一曲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在黔北山区唱响:“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沧桑巨变,歌为心声。几十年间,在遵义这片圣地上,红色歌谣传递着深深的鱼水情;长征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激励着老区人民实现新的跨越。

红色歌谣唱出鱼水情深

当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十送红军》很快在遵义的土地上唱响。

遵义市习水县土城古街,近3公里长的石板路见证历史。今年86岁的土城镇农民罗明先,当年只有11岁,至今没有忘记红军给穷苦百姓开仓分盐的情景:“红军还没到达时,国民党反动派就造谣宣传,不少大人小孩跑到山里躲起来。可是,红军来了,就住在街上,一来就开仓给穷人分盐分粮,用行动粉碎了反动派的谣言。”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但动人的歌声仍不时回响在赤水河畔。

“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农奴把歌唱;如今免粮税,盖新房,富裕农民喜洋洋。”土城古镇上,陈家客栈的主人、共产党员陈志敏,一次又一次给过往的游客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个已有100多年历史,当年红军战士曾经住过的老宅院,如今迎来四面八方探访长征足迹的游客。闲暇时,陈志敏和街上的老人们,就用这些故事编成“红歌谣”唱给游客听。

习水县委书记李凌说,长征精神、红色文化已成为70万习水人宝贵的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向贫困和落后宣战。如今在习水,乡镇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村级卫生室建在了家门口;最让农民满意的是基层党组织创建的“三关工程”:关心农民工,关心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

“十谢共产党”每一谢都是群众心声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丢心政府养。”

这“十谢”,老百姓情真意切:历朝历代,谁为老百姓盖房?历朝历代,农民种田怎能不纳粮?历朝历代,穷苦人看病谁报销?

百姓的真情,激荡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是“十谢共产党”的“发源地”。站在村口的小山塘边眺望,满眼茶园翠绿,白墙青瓦红柱的民房倒映水中,宛如画中。村民说,是党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改变了田家沟的村容村貌,就像“十谢共产党”中唱到的“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

“记忆中,泥泞、弯曲的山路,总让人看不到希望。可是,2006年从广东打工再次返乡时,却发现村里正在发生变化。”今年51岁的龙凤村农民谭世才说,党号召搞新农村建设,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优质茶叶基地不断扩大。他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农家乐”,还办起一个茶叶加工厂,每年收入有30万元,年幼时读不起书的“贫苦孩子”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人。

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长征精神诲育千秋,遵义会议永放光芒。”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旁的“红军街”上,每天都会有一群退休老人身着红军服高唱红歌,风雨无阻,抒发心中的“红色情结”。

传承长征精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赤水河边、乌江两岸、娄山关下,用“辛苦指数”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遵义市创建的“四在农家”活动覆盖全市,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四在农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品牌。

顺应群众所需,遵义在全国率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成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势载体”。3年时间,全市14个县(区、市)党务服务中心、243个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1976个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6990个村民(居民)服务点四级服务网络全面建成。

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遵义人民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雄关”。

(据新华社贵阳7月1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