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2日 星期一

18岁入伍成为铁道兵,57岁依然忙碌在工地,干了一辈子工程的孔凡成,得奖无数。他淡然面对荣誉,他干工程要对得住良心,他掌控着手里的项目却掌控不了人生的无常。在理想生活来临之前,他说——

【特别报道】“做好工程,对得起良心!

■本报记者 李瑾 通讯员 王利 伍振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2日 005版)

孔凡成在锦屏项目施工现场。通讯员 杨三柱摄

从18岁入伍开始,直到今年57岁,老孔干了一辈子工程。

将近40年,老孔从一个铁道兵新兵蛋子到现在的项目经理,身份在变化,干事的态度却从来没有变过。

“做好工程,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跟着自己吃苦受累的兄弟们,足矣。”老孔的话,说的质朴,正如他的人。

老孔,全名“孔凡成”, 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锦屏电站项目部(以下简称锦屏项目部)项目经理,拖着疲惫的身体,顶着老伴身患癌症住院化疗的压力,却依然奋战在四川锦屏的大山里,只因业主一句“老孔不能走,这里离不开他。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多面老孔

6月28日,拖着疲惫的步伐,微微有点驼背的老孔,前一天深夜刚从四川项目部“飞”到天津集团总部。在被授予集团十佳项目经理上台领奖时,他脸上的笑容却有点僵硬。

或许是项目施工太紧张了,也或许心里惦念着病床上的老伴,孔凡成的状态让人看着有点心疼。

讲台上,同事作的关于老孔的事迹报告正到激昂处,趁没人注意,老孔溜出会场,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电话内容全和锦屏项目有关。

趁着老孔打电话的空当,记者问老孔:“听同事讲述你自己的经历,有没有点感慨呢?”

老孔答:“没人想吃苦,但搞工程的人,吃苦就是家常便饭,不值得说。”

记者又问:“听到老伴化疗那段,您心里不好受吧?”

老孔答:“也曾申请退下来,但是业主和领导没同意。既然还在干,就要保证干好,这是不能含糊的。”

记者再问:“做了这么多项目,让业主离不开您的锦屏项目算得上最得意的‘作品’吗?”

老孔答:“锦屏还没有干完,未来都是未知的。要说最满意的,应该是完工的西汉高速公路那个项目,做到了让业主满意,让职工满意,我也觉得很满意。”

简单的一番对话,老孔做工程人的细致严谨和真实立刻淋漓表现。

低调,是在荣誉面前老孔表现出的面孔。而在锦屏大山里,在锦屏电站项目部,个子不高的老孔,却完全是另外一种面孔。

他高调,面对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职工厉声喝止;他坚强,以一颗无坚不摧的心,顽强面对施工困难刷新施工进度;他细致,心里装着每个职工的难事家事。即使对待农民工,孔凡成亦如兄弟。

锦屏项目部财务部长魏晓明告诉记者,每个月农民工领工资都比项目部的人早。如果孔凡成许诺,当天提前完工1分钟奖励8块,两天内财务必须到工地上找当事人面对面签字结算,绝不拖欠。

孔凡成还经常到工地上给农民工开会,让他们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尊重他们的知情权,他们才能真心跟着我们干。”孔凡成说,项目部和最前沿的农民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孔凡成的项目从来就不缺工人,更不缺好的工人。

面对荣誉淡然看待,面对兄弟真诚以待。多面的老孔,首先赢了人心。

神人老孔

锦屏山上,至今流传着一个说法——锦屏水电站的建设者是分三批进来的:第一批爬着进来,第二批走着进来,第三批坐车进来。孔凡成就是爬着进来的。

从西昌机场下飞机到项目所在地——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进厂交通洞,路途100多公里,现在开车只需1个多小时,但在2005年,他们足足花了7个小时。很多地方几乎无路可走,沿途所见,高山险川,烟锁雾绕。

三步一滑,脚边滚落无数石子之后,孔凡成一行20多人终于到达目的地。但他马上发现,这个小项目面临的其实是大问题。

山高坡陡,根本找不到一块平地安营扎寨,哪怕是稍微平一点的都没有。

时不我待,思来想去,孔凡成决定把项目部、宿营地就建在交通洞里。

打隧道的人有经验,不到万不得已不住洞里。因为那没有什么“冬暖夏凉”,有的是一天24小时的施工震颤,有的是半夜爆破疏散,有的是重载车一路轰响,有的是灰尘漫天飞扬……

洞里建房原本狭窄,还得留出车辆行驶道,就更显局促。用脚手架和竹夹板搭建的项目部建好之后,业主方过来巡查,仔细检验完毕,什么都没说,只竖了一个大拇指,走了。

孔凡成始终没有告诉记者,住在洞里有多苦。项目部副经理杨远倒是把当时的经历当成“段子”讲:

“洞里灰大,一开始不少人带着口罩睡觉。可是这太不舒服了,后来干脆不管了,口罩摘了继续睡。”

“睡到半夜,前方施工掌子面要爆破嘛,离得不远,值班的把大家都叫起来,大家迷迷糊糊跑到洞口躲炮。回来发现,吃饭的碗、用来看碟的DVD、电视机震飞一地……”

杨远是个戴着眼镜、有书生气的、面色白净的帅小伙子,看得出来,只要条件允许,他会把自己收拾得很整洁。然而,他笑着对记者说,那时他半年只洗过3次澡,一次是蹭其他建设单位的,一次用空压机的循环水,一次是业主请他到驻地,专门到澡堂洗澡。

在这种条件下,在业主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孔凡成率领项目部第一个月生生掘进了281米!

听到这一消息,所有人的瞳孔同时放大——这是锦屏山上的新纪录!此前最快的隧洞月进尺是250米。

其后业主方组织了6次安全质量进度评比,他们5次是“第一”。孔凡成和中铁十八局集团一战成名。

“轰——”,一声沉闷的爆破声响,宣告了一个重大胜利的到来。

6月6日,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战略骨干电源点——四川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的1号引水隧洞全线贯通,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期贯通。

有人慨叹,锦屏项目就像一块好看的大蛋糕,但关键是要看你有没有本事吃。

如今,锦屏水电站最大的控制工程——1号引水隧洞,却在孔凡成领导的中铁十八局锦屏项目部手里乖乖地按时贯通了,你说神不神?

但这下,孔凡成更不能走了,2号隧道还在等着他。锦屏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王继敏说,“老孔是锦屏水电站按时发电的底气。”

孔凡成自己说,要等到电站机组正式运行发电,他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职业老孔

孔凡成的“控制力”在锦屏的确有点令人羡慕嫉妒恨。

自孔凡成进驻锦屏山以来、二级电站主标未开工以前,共代表中铁十八局集团大大小小投标13次,中12次。以至于,当别的项目经理看到是与他同台PK,只能叹气,“你来了,我们都没戏。”

也有些项目经理实在不甘心,找到锦屏管理局要说法。副局长曾新华好好接待,真心回答,“不是我们向着中铁十八局集团。”他从抽屉里掏出一块直径十厘米左右的石块,指着说,“你们可以随时去孔凡成的工地,只要能在路面上找到比这块大的石头,可以摆到我的办公桌来。我们再理论!”

行家说着行家话,行家也懂行家话。都是干工程的,心知肚明。在一个泥土和石头混合的世界,时时把工地标准化文明施工保持到这个程度,跟天方夜谭也差不多了。

从一斑而窥全豹,孔凡成和中铁十八局集团能把项目干得多精彩可想而知。于是,他们认栽,无语离去。

兄弟单位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现实:中铁十八局集团在锦屏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掘进纪录,除了孔凡成自己,无人能破。

2007年8月18日,一个中铁十八局集团应该铭记的日子,孔凡成率队与水电七局联合体中标“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C4标”,中标合同价28.169亿元。孔凡成项目部是主体,占到合同金额的2/3。

这是中铁十八局集团迄今为止在水电领域承揽到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锦屏管理局对孔凡成的高度认可,同时更像是一种尊敬。

C4标,即1号、2号引水隧洞及检修排水系统可谓锦屏二级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里面的难题都是世界级的。把它们交给孔凡成,如同“宝驹配良鞍”——只有孔凡成干似乎才能让人放心。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孔凡成干的大多是“控制工程”,仿佛人们认定,孔凡成是有能力控制“控制工程”的人。

对一个对工程有着绝对“控制力”的人来说,面对老伴的病,却失去了控制。

收到老伴确认癌症的短信时,老孔正在开会,读罢短信,整个人愣在那儿,满脑子放空。

“怎么能不想回去照顾,可这一大摊子,怎么走?”老孔没在人前叹过气诉过苦,可心里的难受只有他自己知道。

打隧道的人,知道山的无常。打着洞,可能遭遇塌方、涌水涌沙,也可能会遇到什么莫名的危险,这些,老孔都没害怕过。可人生的无常,老孔又要如何面对呢?

锦屏项目还有两年就能完工,老孔盼着那一天。

“退休后,我哪儿都不想去了,就想在家守着老伴,过点安定踏实的日子。”老孔话锋一转:“可在那之前,我必须干好眼下的活儿,来不得半点马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